礦業公司正在競相從海底提取礦物,這些礦物將用於電動汽車的電池。
根據本週在牙買加金斯敦恢復的國際談判的進展速度,深海海底採礦可能在2025年或更早開始。
環保主義者希望減緩海底採礦的競爭速度,他們將大力出席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ISA)第25輪會議,敦促對國際海底進行堅實保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深海保護聯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和綠色和平組織最初強調了生物多樣性的風險以及對敏感生態系統造成的永久性破壞的可能性,現在正在更密切地審查允許私營公司開採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鈷和其他搶手礦物所帶來的氣候影響。
綠色和平組織在會談前釋出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透過影響儲存碳的自然過程,深海採礦甚至可能透過釋放儲存在深海沉積物中的碳或破壞有助於清除碳並將其輸送到這些沉積物的過程來使氣候變化惡化。”
對氣候變化的日益擔憂和交通運輸脫碳的努力是重新燃起對海底採礦興趣的主要驅動力。此前在管理局加快程序的努力隨著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而戛然而止。
鈷是礦業公司珍視的海底資源之一。去年,國際能源署警告說,電動汽車電池製造業的興起可能導致2025年左右鈷的嚴重短缺——大約是專家預測海底採礦將成為主流的時間。
在海底形成的數百萬年的古老地質特徵富含鈷,以及銅、鋅、鎳、金、錳和稀土礦物,這些資源的濃度高於陸地採礦中發現的濃度。
Ocean Minerals LLC 在向潛在投資者推銷時討論了電動汽車製造對鈷的需求。該公司計劃在南太平洋庫克群島附近的水域開採鈷,並根據該公司網站的說法,在最近於聖地亞哥舉行的高階汽車電池會議上介紹了其商業計劃。
氣候變化將是本週國際海底管理局的附帶討論的重點。
與深海管理倡議(DOSI)結盟的科學家最近就海底採礦的氣候影響舉行了會談,併發布了一份政策簡報,提交給國際海底管理局的成員國政府。政策簡報的作者包括聖地亞哥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費城天普大學的研究人員。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由於全球變暖,海底採礦將加劇已經發生在海洋和海底的變化。他們還一致認為,採礦活動本身可能會透過擾亂碳儲存來增加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儘管他們認為關於潛在影響的規模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他們寫道:“微生物的擾動和動物的移除,加上沉積物羽流引起的變化的溫度和氧氣消耗,可能會改變中層水碳的運輸和沉積物匯,這些都是重要的深海生態系統服務,可以從生物圈中去除碳。 然而,這些影響的程度目前還只是理論上的,需要進一步評估和考慮。”
遠未敲定
去年夏天舉行的討論海洋採礦的會議吸引了有史以來最多的參與者,並以五種語言在網際網路上進行了直播,這凸顯了隨著電動汽車市場在全球的擴張,人們對開發海底的興趣日益濃厚(Greenwire, 2018年8月7日)。
國際海底管理局各國政府給自己設定了2020年完成採礦法規的最後期限,但他們還需要組織環境控制和財務法規,包括向管理局成員(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配海洋採礦活動部分收益的系統。
曾經被認為在開發和部署深海採礦技術方面走在前列的公司,在全力投入開發巴布亞紐幾內亞熱液噴口附近的硫化物計劃後,現在正處於破產邊緣。
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海底採礦專案主管康恩·紐金特說:“我認為國際海底管理局本月批准關於勘探合同的法規是可能但不太可能。明年會更好。我們不應該忘記,合同法規只是整體國際海底管理局採礦法規的一部分,雖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儘管如此,各國政府決心在2020年實現最後期限,國際海底管理局最近通過了一個里程碑,其法律和技術委員會在3月份批准了法規草案,聯合國機構稱此舉是“在為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深海海底採礦建立全面的法律制度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海底採礦利益的主要目標是三個:熱液噴口附近的多種金屬硫化物、鐵錳結殼和多種金屬結核。
根據國際海底管理局自己的研究,從熱液噴口噴出的超熱液體為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已進化生命形式的生態系統提供能量,但它們也沉積了大量的銅、鐵、鉛和金。在大西洋中脊發現的此類多種金屬硫化物是資源開採的候選者。
加拿大公司諾蒂勒斯礦業公司已經開發了開發多種金屬硫化物的技術,但商業案例要脆弱得多。由於該公司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迫使其進入法院監督的債權人保護程式並從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退市,諾蒂勒斯的生存現在受到質疑。今年4月,該公司五名董事中的四名及其執行長辭職。諾蒂勒斯目前正在與普華永道合作,要麼組織重組,要麼尋找買家。
鐵錳結殼也是海底採礦的候選物件。這些相對較薄的礦物沉積層形成於海山的堅硬表面上,而海山是深海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特徵之一。獲取這些結殼中包含的鈷、鎳、鐵和其他金屬將意味著切割和刮擦底部。
一些人認為,開發最有可能從多種金屬結核開始。這些馬鈴薯大小的錳、鈷和銅塊可以在整個海洋的深海深淵平原中找到,但各國政府對位於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高濃度的結核特別感興趣,該區域橫跨太平洋國際水域約3000公里。
多種金屬結核最容易提取,因為機器只需要將它們從海底撿起來,同時會擾動鬆散的沉積物。這就是 Ocean Minerals LLC 的計劃。
但綠色和平組織警告說,即使這種活動也會威脅到深海碳儲存。
該組織辯稱:“眾所周知,深海沉積物是藍色碳的重要長期儲存場所,藍色碳是海洋生物自然吸收的碳,其中一部分隨著這些生物的死亡而被帶到海底。”
關於氣候影響的問題
並非所有專家都認為海洋採礦會進一步加劇氣候壓力。
現在在武漢中國地質大學任職的蘇格蘭地球科學家多里克·斯托認為,海底採礦攪起的沉積物和釋放的有機碳對氣候的“幾乎沒有影響”。
斯托在一次採訪中說:“與可能導致海洋大規模碳釋放的其他因素相比,沉積物中可能被擾動的固碳二氧化碳量幾乎非常小。”
斯托說:“有一些我們剛剛發現的生物居住的地方,我們對這些生物瞭解不多,那裡的深海棲息地可能會在棲息地破壞方面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壞,但這並不是對二氧化碳的影響。”
深海管理倡議的科學家表示,海底採礦對氣候影響的不確定性並非自滿的理由。該組織表示,國際海底管理局目前在其現有或待決的法規中均未提及氣候變化。他們將推動聯合國機構在起草正式的區域環境管理計劃時納入氣候變化。
試圖影響國際海底管理局程序的環保組織正在推動在特許權區域劃定採礦禁區。他們希望將多達 50% 的感興趣區域視為對礦工的禁區,並在剩餘區域執行嚴格的環境協議。
深海管理倡議堅持認為,氣候變化預測和建模也必須在公司的環境影響評估中發揮作用。
該組織宣告說:“環境影響評估、監測和區域環境規劃可以解決變化中的海洋如何加劇對海洋環境造成有害影響的風險。 根本的是使用可獲得的最佳科學資訊(包括詳細的海洋氣候建模)來評估預期變化。”
深海管理倡議的科學家補充說:“氣候變化考量可以改善環境管理,並降低人類共同遺產的風險。”
國際海底管理局理事會討論今天開始。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大會第25屆會議將於7月22日召開。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在www.eenews.net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