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Roomba真空吸塵器的發明,想象機器人幫助我們完成日常家務不再遙不可及,更不用說協助手術等更復雜的任務了。但是,沒有人希望生活中有一個不愉快的機器人,就像沒有人願意與一個不滿的人類助手為伍一樣。因此,具有個性、能夠發展與人類情感關係的機器人應運而生。
聽起來像未來嗎?嗯,未來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早到來。一個由研究人員、心理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組織剛剛啟動了一個名為“與機器人和互動夥伴共處”(LIREC)的1300萬美元專案,旨在研究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互動。目標是:找出他們可以用來設計讓人感到舒適的機器人伴侶的資訊。“我們正在開發的是一項技術,”專案協調員、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計算機科學教授彼得·麥克歐萬說。“我們相信它會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製造自動機(自動機一詞的詞根是automatos,意為“自身運作”):古希臘人用蒸汽驅動木製鴿子;布拉格天文鐘,現在以其每小時在頂部巡遊的動畫使徒而聞名,自15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旅遊景點;第一批用於裝配線的商業機器人是在20世紀50年代引入的。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具有開創性的社交機器人Kismet才在麻省理工學院建成。Kismet 的設計來源於對嬰兒的心理和行為研究中收集的資訊。十年後,從耶魯大學到卡內基梅隆大學,所有大學都設立了社交機器人實驗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設想了一個機器人經常幫助人類完成家庭任務或在養老院或醫院充當伴侶的世界。機器人已經被用於教自閉症兒童、在醫院送藥以及充當私人教練。研究人員解釋說,如果這些機器人具有個性,人們會更少猶豫地信任它們,更願意使用它們,從而使它們更有效和更有價值。“具有個性的機器人不僅僅是玩具,”適應性系統研究小組(ASRG)——LIREC小組——在英國赫特福德大學的研究助理和心理學家達格·斯韋爾·瑟達爾說。“我們不僅僅是在看是否可以做到。它確實有應用。”
目前,機器人具有非常普遍的個性,例如“內向”或“外向”,使用誇張的表情與人類交流。然而,人類能夠接受這些簡單的刻板印象並賦予它們擬人化的特徵。“你建立簡單的聯絡,然後你發展並賦予個性,”麥克歐萬說。“我們[研究人員]不是在製造具有情感的機器人,我們是在製造[它們]來模仿情感。”在設計機器人時,模仿不僅僅是製造具有情感意識的機器。研究人員還規範了社會規範——我們需要具有“機器人禮儀”的機器人。
在2007年的一篇論文中,克爾斯汀·道滕漢,ASRG的負責人,將“機器人禮儀”描述為機器人行為的社會規則。這些社會規範非常簡單,比如在走廊裡靠右走,或者撞到人時說“對不起”。與情商一樣,這些社會習俗透過演算法程式碼被程式設計到機器人中,使機器成為人類的化身。但是,我們到底希望我們的機器人有多像人類呢?
1970年,日本研究人員森政弘提出了一個被稱為“恐怖谷”的假設。它指出,如果有人要繪製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與機器人受歡迎程度之間的關係圖,圖表的斜率會穩步增加,直到機器人變得太像人類。在這個不確定的臨界點,圖表的斜率會突然變為負值,驟降至零以下。“製造看起來智慧,但又不太智慧的機器人,存在著一種持續的張力,”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研究教授裡德·西蒙斯說。
為了避免這個山谷,LIREC計劃投入大量時間研究人機互動,以找出哪些情況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他們將分析人類與諸如Pleo等互動玩具恐龍和由ASRG的道滕漢概念化的兒童機器人KASPAR等機器人之間的關係。匈牙利的一個小組也計劃研究人類與寵物狗之間的關係,並將他們的發現應用於機器人。
瑪麗女王大學的麥克歐萬說,最大的挑戰之一是研究一種被稱為遷移的原則——機器人跨平臺移動:例如,從您客廳的機器人身體到您計算機螢幕上的圖形化面孔。LIREC是第一個探索當一個“熟悉”的機器人從物理實體變為虛擬實體時,人類如何反應的小組。但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科學首先必須製造出具有熟悉個性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