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以 3D 形式成像太陽表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天文學家拍攝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太陽邊緣照片。 這些影像於昨日在美國天文學會太陽物理學分會在馬里蘭州勞雷爾舉行的會議上展示,其清晰度是之前影像的兩倍,並揭示太陽表面出人意料地不平坦。

由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太陽和天體物理實驗室 (LMSAL) 的湯姆·伯傑領導的研究人員,使用位於拉帕爾馬島的瑞典一米太陽望遠鏡 (SST) 檢查了太陽的可見邊緣,即太陽邊緣。“直到最近,我們還認為太陽光球層是相對平坦且平淡無奇的太陽‘表面’,只是偶爾點綴著太陽黑子,”伯傑說。 相反,新的觀測結果顯示,黑暗的太陽黑子坐落在高達 450 公里的山峰之中。 表面不規則的圖案由所謂的米粒組織構成——由熱對流形成——每個米粒組織覆蓋的面積相當於得克薩斯州的大小。 此外,該團隊還確定了太陽上被稱為光斑(意為“小火炬”)的亮點結構的細節,這些光斑的長度可在 150 至 400 公里之間。

科學家們還收集了太陽黑子和光斑的磁場資料,並將其與新的 3D 影像進行了比較。 他們發現,強度更高的光斑與磁場完全對齊,這支援了光斑亮度與太陽磁活動高潮期間太陽輻射增加之間的聯絡。 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約翰·勞倫斯指出:“有了這項新發現,我們有望將磁對流的影響納入太陽輻照度模型,從而更好地預測太陽輸出的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