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培養皿中培育出微型淚腺,然後讓它們“哭泣”

由淚液生成細胞製成的類器官為研究和可能治療眼部疾病提供了機會

Close-up of a girl shedding a tear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起初,讓細胞“哭泣”需要很長時間——長達一天。但是,隨著經驗的積累和一點點的誘導,研究人員最終使它們在半小時內就“哭泣”了。

據 3 月 16 日Cell Stem Cell雜誌報道,這些“淚流滿面”的培養物是首批淚腺“類器官”——旨在模擬微型器官的三維細胞集合。產生淚液的腺體類器官可用於研究並最終治療導致乾眼症的疾病,包括一種稱為乾燥綜合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這非常有前景,”印度海得拉巴大學的眼科病理學家吉塔·維穆甘蒂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除了在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外,眼淚還有助於潤滑和保護眼睛。乾眼症可能引起疼痛、炎症和易於感染。

為了研究淚液生成,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的發育生物學家漢斯·克萊弗實驗室開發了一種將淚腺細胞培養成類器官的方法。該小組已經找到了培養各種類器官的方法,包括微型肝臟、宮頸癌和蛇毒腺。

湧出

馬薩諸塞州眼耳醫院的達琳·達特研究淚液生成,她說,淚腺,也稱為淚器,是特別難以研究的。腺體位於每個眼球上方,在眼睛的骨性眶後,使得活組織檢查變得困難。她說,即使研究人員能夠獲得樣本,樣本也通常很小。

克萊弗斯實驗室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研究出了小鼠和人淚腺細胞的培養條件。為了刺激淚液生成,他們隨後將他們的類器官暴露於幾種化學物質,包括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這種神經遞質在神經細胞和腺體之間傳遞資訊。

由於類器官缺乏導管,因此“淚液”的產生會導致它們腫脹。“如果有小導管,就會有液滴,”克萊弗斯說。當研究小組將類器官移植到小鼠體內時,這些集合體成熟並形成了含有淚液中發現的蛋白質的導管樣結構。

該團隊希望這些細胞可以用於研究淚腺,並篩選影響淚腺發育的藥物。克萊弗斯和他的同事已經使用 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研究了淚腺發育,並發現一種名為Pax6的基因在引導細胞呈現淚腺特性方面很重要。Pax6是已知的眼睛發育調節因子:在果蠅的腿上表達果蠅版本的Pax6會導致那裡長出一隻眼睛。

克萊弗斯實驗室現在正與荷蘭博物學家和電視節目主持人弗裡克·馮克合作,研究鱷魚體內類似於淚腺的結構。該團隊希望利用類器官研究真正的“鱷魚的眼淚”,爬行動物用它來排洩鹽分。

移植潛力

源自人體細胞的類器官最終也可能為移植提供材料,以替代患病或受損的淚腺。克萊弗斯小組及其合作者已經開發出唾液腺類器官,將於今年夏天開始在患有口乾症的人身上進行臨床試驗,口乾症是一種會導致蛀牙以及咀嚼和味覺困難的疾病。

達特說,這些唾液腺試驗可以作為測試平臺,以研究可以適用於未來淚腺移植的方法。與此同時,她說,克萊弗斯團隊在表徵淚腺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建立結構及其類器官的詳細單細胞圖譜——已經表明,腺體的異質性比以前認為的更高,可能會讓研究人員重新解釋舊資料。“這對許多研究都有影響。”

本文經許可轉載,首次發表於Nature網站,日期為 2021 年 3 月 16 日。

Nature 創刊於 1869 年,是世界領先的綜合性科學期刊。《自然》雜誌發表最優秀的同行評審研究,這些研究推動了突破性發現,並被世界各地的思想領袖和決策者閱讀。

更多作者:自然雜誌
SA 健康與醫學 第 3 卷 第 3 期本文最初以“科學家在培養皿中培育出微型淚腺,然後讓它們“哭泣””為標題發表在 SA 健康與醫學 第 3 卷 第 3 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62021-5qua9eXZWVTxRTwA3ChKz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