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的麵包卷就像夏日裡柔軟蓬鬆的雲朵一樣令人愉悅。賦予麵包大部分誘人質地的是麩質,這是一組存在於小麥、黑麥和大麥中的蛋白質。但在患有稱為乳糜瀉的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中,麩質會損害小腸。許多其他人可能有較輕的麩質不耐受症,並避免食用含有麩質的食物。
大多數無麩質麵包是由替代麵粉製成的,如大米或土豆粉,因此其味道和口感與小麥麵包不同。然而,現在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基因工程改造小麥的方法,這種小麥含有極少量的最麻煩型別的麩質——但仍然含有賦予麵包其特徵性味道和彈性的其他蛋白質。
轉基因作物是世界各地激烈辯論的主題;包括法國和德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西班牙可持續農業研究所的植物生物技術專家弗朗西斯科·巴羅說,最大的擔憂涉及將一個物種的 DNA 插入另一個物種的做法。為了避免這種基因交叉,巴羅和他的同事使用了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從小麥基因組中切除選定的基因。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他們的研究集中在α-醇溶蛋白上,這種麩質蛋白被認為是小麥對免疫系統的主要麻煩製造者。研究人員設計了遺傳物質片段,引導像剪刀一樣的 Cas9 蛋白切除 45 個 α-醇溶蛋白基因中的 35 個。該團隊在去年 9 月線上發表在《植物生物技術雜誌》上的報告稱,當在培養皿中測試改良小麥時,它產生的免疫反應減弱了 85%。
英格蘭約翰·英納斯中心的作物遺傳學家溫迪·哈伍德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她指出,工程改造的小麥在可以轉化為任何適銷產品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認為這不是故事的結局,”她說。“這只是朝著可能生產出非常有用的東西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為了開發出對乳糜瀉患者完全安全的小麥品種,研究人員可能需要以更多的麩質基因為目標。巴羅說他的團隊正在為此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