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從上帝那裡獲得力量;這是我們知道的。但是,由馬爾特·弗裡澤教授和米凱拉·萬克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即使是非信徒也可以參與其中。在即將出版的《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中,他們展示了證據,說明了祈禱如何以及為什麼可以增強任何人抵制誘惑的能力。儘管我們都同意這樣做需要自控力,但作者認為這種控制的來源可能不是超自然的。相反,它可能來自更世俗的東西。即使是最虔誠的無神論者也可以獲得:社會聯絡。
作者將他們對祈禱力量的研究建立在一種被稱為自控力的“力量模型”之上。力量模型表明,我們的認知資源,就像我們的身體資源一樣,是有限的。在你跑完30英里的慢跑後,立即進行1英里的慢跑會非常困難,如果你剛剛花了一個小時抵制更大的誘惑,那麼即使是最小的誘惑也可能很難抗拒。我們耗盡了能量。那麼,我們如何補充這些認知資源,甚至增加我們的認知“耐力”?佳得樂和義大利麵?研究人員非常認真地發現,攝入葡萄糖確實可以增強自控力,但這裡的科學家認為,祈禱可能是個人保護自己免受意志崩潰的另一種手段。事實上,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了這種關係,表明用與宗教相關的詞語(例如,上帝、神聖)來啟動參與者可以緩衝他們免受認知耗竭的影響。
作者利用兩種實驗正規化來測試祈禱在預防認知耗竭方面的功效。第一個被稱為情緒抑制任務,簡單地要求參與者觀看一個有趣的影片,但壓抑所有對內容的的情緒反應,包括口頭和非口頭的。這需要大量的認知能量才能成功完成。第二個被稱為斯特魯普任務,要求參與者指出計算機螢幕上閃爍的各種單詞的墨水顏色。訣竅在於,這些單詞拼寫出與要識別的墨水顏色一致或不一致的各種顏色名稱。在此處檢視。你會發現,不一致的單詞/墨水專案比一致的專案更難響應。研究人員發現,認知耗竭後,這項任務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作者提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法學問題:祈禱的人是否能夠避免情緒抑制的耗竭效應,並且在斯特魯普任務中沒有表現出缺陷?換句話說,祈禱會給他們認知力量來在這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中表現良好嗎?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我們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事實確實如此。與僅被要求思考他們選擇的主題的參與者相比,被要求就他們選擇的主題祈禱五分鐘的參與者在情緒抑制後,在斯特魯普任務中表現出明顯更好的表現。而且,無論參與者是否認定自己是宗教人士(70%),這種效果都成立。
為什麼? 作者測試了幾種可能的解釋,但只找到了一種統計支援:人們將祈禱解釋為與上帝的社會互動,而社會互動為我們提供了避免誘惑所需的認知資源。過去的研究發現,即使是與他人的短暫社互動動也可以促進認知功能,而與神靈的短暫社互動動似乎也是如此。
這並不排除祈禱對抵制誘惑有其他影響的可能性,而且有精神傾向的人可能會將上帝之手視為這裡的另一個因果因素。但是,隨著假期的臨近,它提醒我們所有人,我們從哪裡獲得日常生活中如此多的力量。與我們周圍的人互動和聯絡。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閱讀過最近的同行評審論文,並且想就此進行寫作? 請將建議傳送給《心靈事務》編輯加雷斯·庫克,他是普利策獎獲獎記者,也是 NewYorker.com 的定期撰稿人。加雷斯還是《美國最佳資訊圖表》的系列編輯,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聯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