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印度東北部破壞性的阿薩姆邦地震困擾了研究人員一個多世紀。現在,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和牛津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可能終於解釋了這一事件,這場地震造成數千人死亡,並將該地區的所有磚石建築變成廢墟。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今天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在此之前,沒有人真正知道發生了什麼,”科羅拉多大學的羅傑·比爾漢姆說。
由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在印度北部碰撞,推高了喜馬拉雅山脈,那裡的地震並不少見。但1897年的地震異常強烈。為了解開這個謎團,該團隊將一個世紀前印度調查的資料與幾個新的地質斷層計算機模型進行了比較。早期的一種理論認為,喜馬拉雅逆衝斷層的破裂,然後向不丹南部傳播,導致了地震。但新的分析表明,主要斷層——78英里長的奧爾德姆斷層——位於西隆高原下方,在不丹以南約100英里處,靠近孟加拉國。
比爾漢姆解釋說:“印度板塊被向上推擠到喜馬拉雅山脈,導致西隆高原的部分地表面像剝皮的橙子在壓力下彈出來一樣彈出來。”“我們計算出斷層的滑動距離約為15米,這是有史以來計算出的任何地震的最大滑動距離之一。”他指出,事實上,推力非常強大,以至於巨石、墓碑甚至人都被拋向空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比爾漢姆說:“幸運的是,像阿薩姆邦地震這樣強烈的地震在奧爾德姆斷層上大約每3000年才發生一次。”“它們非常罕見,但在這個地區可能會極具破壞性,因為現在孟加拉國居住著大量人口,而且那裡的建築做法也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