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沒有太陽的行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根據今天在英國劍橋舉行的英國國家天文學會議上釋出的一項公告,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沒有太陽系的行星。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闡明人們仍然知之甚少的恆星形成過程。

赫特福德大學的菲利普·盧卡斯和牛津大學的帕特里克·羅奇去年在獵戶座星雲中發現了這些天體,但他們將這些天體描述為行星的說法受到了其他科學家的質疑,他們認為這些天體可能是比獵戶座星雲遠得多的普通恆星,只是看起來像年輕的行星。在他們的新研究中,盧卡斯和羅奇測量了這 20 個天體的紅外光發射光譜,發現了水蒸氣的特徵訊號。由於含有水蒸氣的大氣層只能存在於比恆星冷得多的天體周圍,因此該團隊得出結論,這些天體是年輕的、低質量的天體,其中最暗淡的天體具有行星質量。“發現這些行星大小的天體漂浮在太空中令人興奮,它們不像我們地球這樣的行星,地球是繞恆星執行的,”盧卡斯說。“我們的新結果為探索它們的物理特性邁出了第一步。”

這些天體之所以能夠被看到,唯一的原因是它們在形成過程中仍然很熱,因此可以探測到它們的紅外光發射。“這些天體的識別和研究本身就非常有趣,”羅奇說。“但它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恆星形成過程,而恆星形成過程是天文學中的主要謎團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一發現也為圍繞行星定義的爭議火上澆油——這場辯論起源於對冥王星地位的爭議。這些行星有可能以與恆星形成相同的方式形成,這導致一些科學家認為它們不應該被稱為恆星。作者建議用“行星體 (planetars)”作為一種折衷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