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正在更多地參與政治

以下是它在2020年選舉之外的意義

對許多人來說,2016年的總統選舉代表了對科學的生存威脅,並促使大部分研究人員走上街頭抗議。最近,新冠疫情將科學家推向了全球的聚光燈下,而“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運動迫使人們正視科學過去和現在的問題。在許多方面,科學本身也在本次選舉日接受了考驗。著名科學期刊支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科學學會發表宣告,聲援喬治·弗洛伊德遇害事件,數千名科學家罷工,以聲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

自越南戰爭以來,科學家和科學組織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地參與政治,因此我們試圖瞭解他們政治參與的範圍和重點。在11月3日選舉之前,我們調查了超過1500名隸屬於憂思科學家聯盟科學網路(UCSSN)的研究人員——這是一個由超過19000名積極參與政治的科學家、醫生和工程師組成的多學科網路。我們所瞭解到的內容可能對當前的選舉季產生重要的影響。科學家正在成為一股重要的動員力量,而此時此刻迫切需要他們的政治參與。

科學家是藍色浪潮的一部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購買訂閱可以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未來。


UCSSN的科學家們會投票。在我們調查的人中,幾乎所有有資格投票的人都參加了2016年的總統選舉(93%)和2018年的中期選舉(92%)。相比之下,在美國,只有53%的適齡投票人口在上次中期選舉中投票,而那次選舉本身就是歷史性的高點。

而且他們是支援民主黨的共識選民。89%的受訪者在2016年投票給了希拉里·克林頓,只有1%投票給了特朗普。

不出所料,他們對總統的看法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善。UCSSN的科學家們對本屆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做法評價非常差,對本屆政府利用科學應對疫情的方式提出質疑,並將白宮對科學的普遍攻擊視為嚴重的社會威脅。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受訪者在政治上高度動員,並且在意識形態上偏左;相比之下,科學界在意識形態上更加多樣化,並且傳統上避免政治宣傳。儘管如此,我們的結果表明,科學界的藍色浪潮很可能是本次選舉的一個因素。

需要明確的是,科學家僅佔美國勞動力的5%,並且傾向於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區,而這些地區已經壓倒性地偏藍。在這方面,科學家並不代表我們在勞工、福音派或拉丁裔選民中發現的那種戰略性投票集團。

然而,科學家們對特朗普政府有著顯著的情感不滿。科學家們受到了不尊重,他們的工作受到了壓制,他們的資料被隱藏或銷燬,並且圍繞基本科學思想的共識受到了挑戰。這些不滿情緒推動了他們參與選舉政治、組織和倡導,以及其他形式的政治參與。

投票箱以外的行動主義

投票只是UCSSN科學家參與的政治活動的一小部分,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積極參與與國家政治相關的各種政治活動。十分之九的受訪者在過去十二個月中至少參與過一種形式的政治活動。更令人驚訝的是,99%的人表示至少參與過兩種型別的與科學相關的行動主義,83%的人表示至少參與過四種。與美國普通選民相比,這些科學家在過去12個月內也更有可能參與抗議活動。他們都做了些什麼?

大多數UCSSN的科學家都聯絡過民選官員(84%),並希望獲得更多關於如何與他們、公眾及其社群互動的指導。民選官員可以預期會收到來自科學家的電話、電子郵件、請願書和信件。受訪者還表示他們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活躍,並在街頭抗議。一半的UCSSN受訪者參加了一次或多次示威活動——幾乎是全國平均水平(14%)的四倍。大多數人簽署了請願書(94%),並向非營利組織捐款(79%)。有些人甚至創辦了新的組織(7%)。

這些科學家參與了多種型別的政治行動,他們比美國普通選民更致力於政治參與。這些發現與人們認為科學家“高於”政治的觀點相反。雖然這是一個小群體,但作為一個群體,科學家與各種組織有著密切的聯絡,包括大學、智庫、民間社會團體、社會運動組織,以及——尤其重要——科學學會。即使是自稱“非政治”的科學學會也在動員其成員。我們調查中四分之三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的僱主支援與科學相關的倡導。只有不到10%的人表示,他們的事業因參與科學倡導而受到負面影響,這一發現與通常認為倡導會危及事業的說法背道而馳。

在2020年之後動員科學家

著名學術期刊前所未有地高調支援喬·拜登,這向普通科學家表明,政治倡導不再是科學研究的禁忌,而應該被視為科學社會使命的核心方面。在氣候變化、醫療保健受攻擊和環境正義等其他緊迫問題背景下,不斷呼籲捍衛科學的聲音只會加強和證實這一資訊。

在選舉之後,科學家及其組織應專注於在他們所聯絡的各種群體中建立動員能力。這些群體包括科學家自己的專業團體,以及大學校園裡的學生和教職工、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從業人員,以及在教育和醫療保健服務領域僱用的超過2400萬的工人

特朗普政府對科學的邊緣化促使科學家走上街頭。組織科學家政治資本的真正工作將會繼續。現在,院子裡的標語正在被撤下,我們必須準備好應對剩餘的問題,並推進捍衛科學的政治鬥爭。

Fernando Tormos-Aponte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ublic policy and political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 a Kendall Fellow at 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and a visiting sscholar at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social movements cope with internal divisions and gain political influence.

More by Fernando Tormos-Aponte

Scott Frickel is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Environment & Society at Brown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Core Leader for the Brown Superfund Research Program. He is an author of six books, mostly recently with James R. Elliott, Sites Unseen: Uncovering Hidden Hazards in American Citie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and ASA Rose Series in Sociology, 2018).

More by Scott Frickel
About John Parker

John N. Parker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Oslo. He is an expert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creativity, and emotions. His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in journals such a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and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More by John Park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