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全球有數百萬單身成年人訪問線上約會網站。許多人很幸運,找到了終生摯愛,或者至少是一些激動人心的冒險經歷。其他人則沒有那麼幸運。eHarmony、Match、OkCupid 和其他數千個線上約會網站希望單身人士和公眾相信,透過他們的網站尋找伴侶不僅是傳統尋找伴侶方式的替代方案,而且是一種更優越的方式。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我們與同事保羅·伊斯特威克、本傑明·卡尼和哈里·賴斯一起在《公共利益心理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書本長度的文章,探討了這個問題,並從科學的角度評估了線上約會。我們的結論之一是,線上約會的出現和普及對於單身人士來說是了不起的發展,特別是在它們允許單身人士結識他們原本不會遇到的潛在伴侶方面。然而,我們還得出結論,線上約會並不比傳統的線下約會在大多數方面更好,並且在某些方面更糟糕。
從線上約會的優勢開始:在過去的 15 年中,隨著線上約會的汙名減少,越來越多的單身人士在網上結識了浪漫伴侶。事實上,在美國,大約有五分之一的新關係是在網上開始的。當然,這些關係中的許多人本可以線上下認識某人,但有些人仍然會單身並尋找。事實上,最有可能從線上約會中受益的人正是那些透過更傳統的方法(例如在工作場所、透過愛好或透過朋友)難以結識他人的人。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影響力故事。
例如,線上約會對那些最近搬到新城市且缺乏已建立的友誼網路、擁有少數性取向或充分致力於其他活動(例如工作或養育子女)而無法找到時間參加與其他單身人士的活動的人特別有幫助。
正是這些優勢使得線上約會行業的弱點如此令人失望。我們將在此重點關注兩個主要弱點:過度依賴個人資料瀏覽和過分強調“匹配演算法”。
自從 Match.com 於 1995 年推出以來,該行業一直圍繞著個人資料瀏覽而建立。單身人士在考慮是否加入某個網站、在考慮在該網站上聯絡誰、在糟糕的約會後返回該網站時,都會瀏覽個人資料。始終,始終,都是個人資料。
您可能會問,這有什麼問題?當然,個人資料瀏覽並不完美,但單身人士不能根據該人的個人資料很好地瞭解他們是否與潛在伴侶相容嗎?答案很簡單:不,他們不能。
我們共同作者保羅·伊斯特威克領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人們缺乏洞察力,無法瞭解潛在伴侶的哪些特徵會激發或破壞他們對他的吸引力(請參見此處,此處,和此處)。因此,單身人士認為他們在瀏覽個人資料時做出了關於誰與他們相容的明智決定,但在他們面對面(或者透過網路攝像頭;關於更豐富的計算機介導的交流形式的結論尚未確定)之前,他們無法準確瞭解他們的浪漫相容性。因此,如果單身人士瀏覽個人資料 20 個小時而不是 20 分鐘,他們不太可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解決這個問題的簡單方法是,線上約會網站只向單身人士提供少數潛在伴侶的個人資料,而不是許多網站提供的數百或數千份個人資料。但是,約會網站應該如何限制範圍呢?
在這裡,我們遇到了線上約會的第二個主要弱點:現有證據表明,匹配網站的數學演算法在匹配人員方面幾乎不比隨機匹配好(在基本的人口統計限制內,例如年齡、性別和教育)。自從第一個基於演算法的匹配網站 eHarmony.com 於 2000 年推出以來,Chemistry.com、PerfectMatch.com、GenePartner.com 和 FindYourFaceMate.com 等網站聲稱,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複雜的匹配演算法,可以為單身人士找到獨一無二的相容伴侶。
這些說法沒有任何可信的證據支援。在我們的文章中,我們廣泛回顧了這些網站用來構建其演算法的程式、他們為支援其演算法的準確性而提供的(微薄且沒有說服力的)證據,以及演算法背後的原理是否合理。可以肯定的是,演算法的確切細節無法評估,因為約會網站尚未允許科學界審查其主張(例如,eHarmony 喜歡談論其“秘製配方”),但與演算法相關的大量資訊是公開的,即使演算法本身不是。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匹配網站的主張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那些標榜自己科學誠信的網站未能提供任何可以使任何接受過科學訓練的人信服的證據。其次,科學證據的權重表明,當前數學匹配演算法(相似性和互補性)背後的原理無法在促進長期浪漫相容性方面取得任何顯著的成功。
不難讓不熟悉科學文獻的人相信,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人在長期關係中與在性格和價值觀方面與自己相似而不是不同的人相處會更快樂。也不難讓這些人相信,在某些關鍵方面,異性相吸。
問題在於,關係科學家近一個世紀以來一直在調查相似性、“互補性”(相反的品質)和婚姻幸福感之間的聯絡,幾乎沒有證據支援以下觀點:這兩個原則中的任何一個(至少當透過可以在調查中測量的特徵來評估時)都能預測婚姻幸福感。事實上,馬修·蒙託亞及其同事在 2008 年對文獻進行的一項主要薈萃分析綜述表明,這些原則對關係質量幾乎沒有影響。同樣,波西婭·代倫弗斯及其同事在 2010 年進行的一項23,000 人研究表明,這些原則約佔關係幸福感中人與人之間差異的 0.5%。
可以肯定的是,關係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許多關於什麼使某些關係比其他關係更成功的資訊。例如,學者們經常在夫妻討論婚姻中的某些話題(例如最近的衝突或重要的個人目標)時,對夫妻進行錄影。學者們還經常檢查生活環境的影響,例如失業壓力、不孕不育問題、癌症診斷或有吸引力的同事。科學家可以使用有關人際互動或生活環境的資訊來預測他們的長期關係幸福感。
但是,演算法匹配網站將所有這些資訊都排除在演算法之外,因為這些網站收集的唯一資訊是基於從未遇到過潛在伴侶的個人(因此無法知道兩個可能的伴侶如何互動)以及提供與其未來生活壓力相關的資訊很少的人(就業穩定性、藥物濫用史等)。
所以問題是:線上約會網站能否僅根據個人提供的資訊(而不考慮兩個人如何互動或他們未來可能的生活壓力源)來預測長期的關係成功?好吧,如果問題是這些網站是否可以確定哪些人可能幾乎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糟糕的伴侶,那麼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事實上,eHarmony 似乎將某些人排除在他們的約會池之外,在這個過程中留下了一些錢,大概是因為該演算法得出結論,這些人是糟糕的關係材料。鑑於將個性與關係成功聯絡起來的研究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狀態,網站有可能開發出一種演算法,成功地將這些人從約會池中排除。只要你不是被排除在外的人之一,這就算是一項有價值的服務。
但這並不是演算法匹配網站傾向於吹噓的自身服務。相反,他們聲稱他們可以使用他們的演算法找到一個與你獨特相容的人——比與你同性別的其他成員更相容。根據迄今為止可用的證據,沒有證據支援此類說法,並且有充分的理由對其持懷疑態度。
數千年來,試圖賺錢的人聲稱他們已經解開了浪漫相容性的秘密,但他們都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來支援他們的主張。不幸的是,這個結論對於演算法匹配網站來說也是如此。
毫無疑問,在未來的幾個月和幾年裡,主要網站及其顧問將生成報告,聲稱提供證據表明,網站產生的夫婦比透過其他方式相遇的夫婦更幸福、更穩定。也許有一天會有一份科學報告——其中包含關於網站基於演算法的匹配的充分細節,並透過最佳科學同行審查過程進行審查——這將提供科學證據,表明約會網站的匹配演算法提供了一種比簡單地從潛在伴侶的隨機池中選擇更優越的尋找伴侶的方式。目前,我們只能得出結論,線上尋找伴侶與在傳統的線下場所遇到伴侶根本不同,它有一些主要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惱火的缺點。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閱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審論文,並想就此撰寫文章?請將您的建議傳送給《心智問題》的編輯 Gareth Cook,他是《波士頓環球報》的一位普利策獎獲獎記者。您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 聯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