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大眾科學》宣佈舉辦一場高風險國際競賽,以尋找鬼魂的科學證據。 該競賽提供5,000美元獎金,並讓當時的頂尖科學家與廣受歡迎的通靈媒介一較高下。 這場競賽也加劇了兩位著名朋友之間日益激烈的爭吵:著名魔術師和逃脫大師哈利·胡迪尼與夏洛克·福爾摩斯創作者阿瑟·柯南·道爾。
該雜誌對來世的興趣與其說是異常現象,不如說是時代的產物。 美國和歐洲正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年流感大流行造成的巨大死亡人數的衝擊。 對於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來說,新逝者的靈魂似乎無處不在——在與媒介舉行的客廳降神會中,以及透過商店購買的通靈板在餐桌上出現。“當時有一種絕望感,一種集體的渴望,想知道死後是否存在生命,”大衛·賈赫說,他的著作《萊姆街的女巫》記錄了那個時期。
在對超自然現象著迷的同時,這些年也充滿了驚人的技術創新。 電和無線電使以前無法想象的事情成為可能:瞬間照明和來自遠方的聲音憑空出現。“當時科學技術對人們來說似乎非常神奇,”賈赫說。“科學奇蹟和超自然奇蹟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 因此,跨越冥河的交流,即唯靈論,似乎並非完全不合理。
出乎意料的是,柯南·道爾,一位訓練有素的醫生,也是一位著名理性偵探的作者,已成為大西洋兩岸最引人注目的唯靈論倡導者之一。 他確信,除其他事項外,他已經能夠與他死去的兒子溝通。 他甚至在1920年代初期在美國巡迴演講,宣講這個話題。
在揭穿真相方面的是胡迪尼。 這位魔術師和柯南·道爾曾是短暫的朋友,但後來這位作家試圖安排胡迪尼透過一位媒介接收來自他已故母親的訊息。 然而,這位幻術師看穿了這出戲是騙局,並且他還輕易地發現了其他媒介的伎倆,例如使用電線移動遠處物體。 他對柯南·道爾感到不滿,並譴責媒介的工作是“敲詐勒索”,賈赫說,“欺騙喪親者”。
《大眾科學》定期報道唯靈論,將其作為科學的興趣。 許多受人尊敬的科學家,包括著名物理學家奧利弗·洛奇——該雜誌的撰稿人——都是該實踐合法性的直言不諱的捍衛者。 柯南·道爾在美國期間,聯絡了《大眾科學》的出版商奧爾森·芒恩,並建議該雜誌與其將通靈工作作為正在進行的辯論進行報道,不如就此問題採取官方立場。 芒恩同意了。
芒恩和該雜誌的編輯們認為,確定他們立場的最佳方式是舉辦上述競賽,該競賽由一個委員會擔任裁判,該委員會由兩位科學家、兩位通靈專家和持懷疑態度的胡迪尼組成。 競賽承諾使用最新的科學工具來一勞永逸地確定是否存在通往精神世界的真正管道。 該裝置包括“感應線圈、電流計、驗電器等,一些用於測試媒介在產生現象時的電氣狀況,另一些用於證明物質物體的存在與否”,該雜誌在1923年3月刊中解釋道。
最初在雜誌圖書館進行的通靈測試開局緩慢且充滿波折。 柯南·道爾最受尊敬的許多媒介都拒絕參加公開比賽。 確實出現的參賽者很快就被評委們斥為騙子。“我從未見過如此笨拙的工作,”胡迪尼在早期的會議之一後指出。
就這樣,斷斷續續、虛假的幽靈開始出現,持續了一年多。 隨後,開始有訊息傳出,波士頓有一位媒介不為她的降神會收費,而且她似乎沒有任何成為管道的特殊動機。 這位名叫米娜·克蘭登的女士嫁給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外科醫生,並且非常討厭宣傳——與該雜誌遇到的其他媒介不同——她接受了一個筆名:瑪吉里。 因此,一位編輯和一些競賽評委前往波士頓萊姆街的克蘭登住所進行初步訪問。 黑暗中鈴聲響起,一臺勝利牌留聲機在沒有解釋的情況下播放音樂,媒介已故兄弟的聲音與觀察者交談。
但瑪吉里無法說服胡迪尼,胡迪尼稱她為“徹頭徹尾的騙局”。 在觀察了近100場降神會後,《大眾科學》委員會最終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1925年,該雜誌宣佈,“就《大眾科學》的通靈調查而言,著名的瑪吉里案件已經結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該出版物並未對整個領域嗤之以鼻,並繼續維持其委員會的運作。 遲至1941年,它將獎金提高到15,000美元。 但它似乎不相信決定性的證據會在任何一方浮出水面。 在1942年的一篇文章中,該雜誌的一位作者沉思道,“或許期望它能永久解決是太奢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