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科學撼動《時代》週刊百強榜
副標題:科學家、工程師和科技開發者在雜誌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上榜上有名
作者:詹妮弗·哈克特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今年,14位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開發人員入選了《時代》雜誌的“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這些類別包括先鋒、領導者、偶像、巨擘和藝術家,今年大多數入選者都屬於先鋒類別。《大眾科學》回顧了對這些具有開創性的人物報道。
基普·索恩(引力波,黑洞,《星際穿越》)
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在成立32年後,探測到引力波,並證實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一個世紀前的預測。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是LIGO的主要創始人,因此在這個重大的物理學突破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索恩還為科幻大片《星際穿越》提供諮詢,與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密切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個以科學為驅動的故事。
凱西·尼亞坎(CRISPR,基因組學)
當凱西·尼亞坎獲得英國當局批准在人類胚胎上使用CRISPR,一種基因組編輯系統時,她成為了頭條新聞。尼亞坎正在使用CRISPR研究基因對人類發育的影響,以便更好地瞭解胚胎健康、不孕不育和懷孕。經過編輯的胚胎永遠不會植入子宮,但是為了研究它們,尼亞坎必須在一個微妙且有爭議的領域中進行探索。
馬克·愛德華茲和莫娜·漢納-阿提沙(弗林特水危機)
儘管密歇根州弗林特的居民知道他們的供水有問題,但還是花了兩位科學舉報人的努力才使鉛中毒危機得到重視。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土木工程教授馬克·愛德華茲是一位水腐蝕專家,他進行了一項研究,揭露了弗林特飲用水中鉛含量過高的情況,而兒科醫生莫娜·漢納-阿提沙則對弗林特的兒童進行了測試,證明他們有嚴重的鉛中毒。
艾倫·斯特恩(新視野號)
工程師和行星科學家艾倫·斯特恩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試圖將太空探測器送往冥王星。作為首席研究員,斯特恩的熱情和奉獻精神幫助新視野號在2015年到達了冥王星,並傳回了一波又一波的高解析度影像和資料。新視野號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這顆矮行星的看法,而探測器將繼續探索柯伊伯帶,以進一步瞭解太陽系。
李·伯傑(納萊迪人)納萊迪人,一種新發現的早期人類物種,自古人類學家李·伯傑發現以來一直佔據新聞頭條,他的團隊在南非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1500多個化石標本,代表至少15個人。這些遺骸是在一個深洞穴中發現的,可能表明納萊迪人有意識地處理了死者——這種特徵被認為是智人獨有的。這一發現有爭議,但絕對令人著迷。
霍普·賈倫(科學界女性)
對於科學界的女性來說,今年是動盪的一年,多所機構爆發了性騷擾醜聞。霍普·賈倫是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終身教授,研究植物化石,她拒絕在科學界普遍存在的騷擾和歧視問題上保持沉默。透過指出科學領域的性別歧視問題,賈倫希望解決導致女性離開這個領域的有害文化。
丹·卡德(大眾排放醜聞)
大眾汽車排放醜聞揭露,儘管大眾汽車通過了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法規,但實際上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允許的最大水平的35倍。這些汽車使用了軟體,可以在測試條件下透過人為降低排放來在排放測試中作弊。西弗吉尼亞大學的工程師丹·卡德應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的要求測試了這些車輛,並揭露了該公司的欺詐行為。
蘇妮塔·納拉因(印度空氣汙染)
蘇妮塔·納拉因的組織,科學與環境中心,一直在與印度的空氣汙染作鬥爭,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納拉因是一位環保主義者和活動家,她一直向印度政府施壓,要求其採納減緩汙染的建議,並倡導印度森林居民和土著人民的權益,他們經常被錯誤地指責為環境問題的罪魁禍首。
帕爾默·拉基(虛擬現實)
幾十年來,虛擬現實一直被譽為娛樂的下一步發展方向。而現在,Oculus VR的23歲創始人、Oculus Rift的發明者帕爾默·拉基正在使這一步成為現實。無論是用於影片遊戲,還是作為電影(如《火星救援》)的情感紐帶,或者是用於記錄現實世界的悲劇(包括敘利亞難民危機),拉基開創的虛擬現實技術都在被廣泛應用。
普莉希拉·陳和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
Facebook背後的夫妻團隊正在以陳·扎克伯格倡議的形式利用他們的財富。他們宣佈將把99%的財富投入到解決社會不平等問題上,具體措施包括改善教育、資助疾病研究和賦能社群。
桑達爾·皮查伊(谷歌)
谷歌新任執行長、工程師桑達爾·皮查伊參與了公司許多最常用產品的開發,包括Google雲端硬碟、地圖、Chrome和Gmail。他還負責監督Android。
尤里·米爾納。
TechCrunch/Flickr,CC BY 2.0
尤里·米爾納(突破攝星計劃)
俄羅斯企業家和物理學家尤里·米爾納不迴避偉大的想法。米爾納與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一起領導了突破攝星計劃——一項1億美元的計劃,旨在利用雷射將微型太空飛船推進至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米爾納對資助太空相關專案並不陌生:他還投入了至少1億美元來支援搜尋外星智慧生物(SETI),即突破聆聽,尋找外星生命。他的突破獎支援了中微子實驗和抽象數學。
蒂姆·庫克(蘋果)
當史蒂夫·喬布斯去世時,蘋果的下一任執行長肩負著一項艱鉅的任務。蒂姆·庫克挺身而出,並因其對公司的領導而備受讚譽。他最近因拒絕遵守聯邦調查局的要求,幫助解鎖聖貝納迪諾槍擊案兇手的iPhone而成為新聞人物,原因是擔心數百萬蘋果使用者的數字安全。
屠呦呦。
圖片來源:Bengt Nyman/維基共享資源,CC BY-SA 4.0
研究傳統中藥時,藥物化學家屠呦呦發現了一種治療瘧疾的新藥。她按照一個古老的配方,透過浸泡(而不是煮沸)甜艾草提取了青蒿素。青蒿素現在是抵抗瘧疾的主要防線,併為屠呦呦贏得了諾貝爾獎,使她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