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翠貝卡電影節及其他科學活動

電影節上的許多電影都以值得關注的科學為主題

Tribeca Film Festival

圖片由翠貝卡電影節提供

紐約市的翠貝卡電影節今年是第15屆,長期致力於展示具有“真實而引人入勝”的科學和技術故事的電影,這可以追溯到其由阿爾弗雷德·P·斯隆基金會的創始贊助。這通常意味著深入挖掘頭條新聞中的話題,例如去年的短紀錄片獎得主《12號身體團隊》,該片講述了賴比瑞亞的埃博拉疫情。

今年的電影節也引起了一些頭條新聞,創始人羅伯特·德尼羅選擇了一部由名譽掃地的醫生安德魯·韋克菲爾德拍攝的紀錄片《Vaxxed》,然後迫於壓力將其撤下,該片重新提出了他已被揭穿的疫苗導致自閉症的理論。在過去的幾天裡,德尼羅說他後悔撤下了這部電影。這位有一個自閉症兒子的演員在4月13日告訴NBC Today,“那裡有一些東西”,現在建議人們去看這部電影。

我們不會評論德尼羅對自閉症研究中什麼是有效什麼是無效做出判斷的資格。但我們可以告訴你,在電影節節目中,還有很多精彩的科學電影,包括故事片、紀錄片和科幻短片。它們充滿了無可否認的健全科學,涵蓋了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可食用昆蟲到體外受精等主題。請務必留意它們,因為它們會陸續出現在其他電影節、影院和線上平臺上。

故事片

快樂電影[斯特凡·薩格邁斯特、本·納伯斯和希爾曼·柯蒂斯,2016,美國]

 

 

一個人如何變得快樂?在《快樂電影》中,紐約市平面設計師斯特凡·薩格邁斯特決定透過在自己身上嘗試三種方法,每次三個月,來回答這個問題:冥想、認知療法和藥物治療。他用細緻的筆記和富有創意的排版插曲記錄了結果:動畫、構建,甚至還有一次,跳舞的場景,將他的發現提煉成格言。薩格邁斯特的筆記包括他在接受每項實驗性治療、墜入愛河和推出大型藝術展時,對自己內心狀態的詳細數字尺度。由此產生的電影同樣具有個人性、深思熟慮和視覺上的震撼。雖然薩格邁斯特的發現可能大多是軼事性的,但他將實驗進行到了最後,並始終很好地構架了他的問題,以產生真正的對話和反思。

昆蟲 [安德烈亞斯·約翰森,2016,丹麥]

昆蟲 - 預告片 來自 Det Danske FilminstitutVimeo.

安德烈亞斯·約翰森的昆蟲以硬性統計資料開頭: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這將需要糧食產量增加70%,包括飼養昆蟲以獲取高蛋白食物。北歐食品實驗室的本·裡德和喬什·埃文斯開始了一場全球巡迴演出,以確保我們的昆蟲既美味又可持續。他們在肯亞吃白蟻女王,在墨西哥吃幼蟲玉米餅,在義大利吃故意有蟲的乳酪,他們像品酒專家一樣,對口感和風味細微差別讚不絕口。正如裡德在電影中觀察到的那樣,昆蟲並不比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食物奇怪多少,他指出,他在六大洲唯一一次食物中毒來自悉尼的一個漢堡:“如果你仔細想想,最奇怪的食物實際上是那個漢堡。因為那個漢堡可能含有……500種不同牛的痕跡。這絕對不自然。”這突出了電影探討的一個主要問題:全球食品生產和加工系統是由利潤驅動的,而不是風味或可持續性。雖然《昆蟲》可能危險地接近“你相信他們吃了那個嗎”的真人秀,但正是這種更深層次的思考賦予了它意義。雖然很明顯,我們的食物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但培養新的蛋白質選擇不會有害。敢於冒險的觀眾甚至可能會希望劇院在提供爆米花的同時,也提供烤澳大利亞幼蟲。

山的孩子 [普里西拉·阿納尼,2016,美國/迦納] 想要個孩子 [阿曼達·米凱利,2016,美國]

 

 

今年的兩部電影都涉及生育的醫療和社會挑戰。普里西拉·阿納尼的第一部敘事片《山的孩子》回到了她的家鄉迦納,以審視先天性疾病(如顎裂、腦癱和唐氏綜合症)的恥辱,這三種疾病都困擾著她主角的嬰兒兒子。在像迦納這樣的非洲部分地區,這些疾病是可能歸咎於母親的,無論是由於被詛咒,在懷孕期間吃了錯誤的食物,甚至由於想象中的“骯髒的子宮”狀態。由於常常缺乏獲得適當醫療保健的機會,絕望的母親會轉向危險的民間療法或不擇手段的人的掠奪性照料。相反,阿曼達·米凱利的紀錄片《想要個孩子》關注的是不孕症,這是西方國家持續存在的恥辱。她的主題是拉斯維加斯一家診所舉辦的一年一度的比賽:夫婦透過YouTube影片進行比賽,以贏得一次價值2萬美元的免費體外受精治療。美國有八分之一的夫婦不孕。該診所表示,這樣做是為了鼓勵普通夫婦公開他們的故事,並消除問題的汙名。與《山的孩子》不同,《想要個孩子》既是社會評論,也是醫療程式,它帶我們從卵巢刺激到排卵,再到體外細胞分裂,再到植入,(希望)足月嬰兒。“透過人性化那些選擇透過試管受精組建家庭但又負擔不起的人的個人掙扎,”米凱利在電子郵件中告訴我們,“我的目標是引發一場關於生殖選擇的另一面的對話:生育孩子的選擇。”

指揮與控制 [羅伯特·肯納,2016,美國] 不要反抗 [克雷格·阿特金森,2016,美國]

 

 

食品公司》的導演羅伯特·肯納的《指揮與控制》探討了持有核武器的風險,包括髮生災難性事故的真實危險。肯納精確地重建了1980年發生在阿肯色州大馬士革的泰坦二號核彈頭的核事故。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這是冷戰期間生產的近7萬枚核裝置之一。儘管有1000多起最近解密的“涉及核武器的事故和事件”,但從未發生過重大事故,這既是運氣,也是細心和準備的問題。這個故事是透過詳細的訪談和在與原址幾乎相同的退役發射井中的重現來講述的。這部由《美國體驗》製作的電影被宣傳為“紀錄片驚悚片”,並且在某些時候令人激動,其效果令人不寒而慄。沒有任何複雜的科技系統,無論監控多麼密切,都是萬無一失的。克雷格·阿特金森的《不要反抗》對美國本土的軍事技術採取了更現代的視角,它審查了美國警察部隊日益軍事化的情況。阿特金森令人難忘的2014年密蘇里州弗格森動亂的鏡頭,以及在其他地方進行例行毒品搜查時裝甲車的部署,顯示了將400億美元的退役軍事裝備移交給地方警察部門而幾乎沒有監督的結果。他列舉了最新的執法科學:一位犯罪學教授解釋了他識別那些註定要犯罪的人的統計系統,而配備面部和車牌識別系統的警車在幾分鐘內自動掃描整個城市街道以尋找通緝犯。當風險如此之高時,很難避免引起爭議。阿特金森曾是2012年城市衰敗紀錄片《底特律》的聯合攝影師,他有信心讓他的觀察鏡頭自己說話,而不需要旁白。

休斯頓,我們有問題了 [Žiga Virc,2016,德國/卡達/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

 

 

Žiga Virc 呈現了一個有趣的,但不一定可信的平行歷史片段。他巧妙地圍繞著一個前提安排了紀錄片照片和鏡頭:1961年,美國以25億美元購買了整個南斯拉夫的太空計劃。這真的發生了嗎?可能沒有,但考慮到美國和南斯拉夫在冷戰時期的坎坷歷史,這感覺足夠合理。這部電影包括對一些有趣(並且可能是虛構的)人物的採訪,例如一位長期流亡的斯洛維尼亞科學家和當代哲學家。那些尋求有關冷戰太空計劃技術細節的人在這裡幾乎找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內容。但即使你把它看作是一個後現代的“聳人聽聞”的故事,這部電影也揭示了科學發展如何容易地被用來建立民族認同感,特別是在太空競賽的早期,那時一切都似乎是可能的。

Nate Dorr is Director of Programming at Imagine Science Film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omoting a dialogue between scientists and filmmakers

More by Nate Dorr

Alexis Gambis is a filmmaker, neuroscientist and founder of Imagine Science Film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omoting a dialogue between scientists and filmmakers. His films combin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narrative often blurring the lines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magine Science Films is committed to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sciences, whether it is through art or our community outreach efforts.

More by Alexis Gamb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