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K 開始時是一個盛大的無事:儘管預測末日即將來臨,但大多數計算機系統很容易適應了新日期。但是,新年伊始的第一個行動之後發生的事情並非毫無意義——至少在科學和技術方面是這樣。幾乎每個學科的研究人員都在朝著長期目標穩步前進。例如,物理學家逐漸接近高溫超導體和 量子計算機 等聖盃;神經科學家進一步深入瞭解 夢 的目的和 暴力 的起源;工程師們推出了一系列越來越有用的 奈米裝置 和 無線小工具。此外,也不乏古怪、意想不到的發現——例如 壁虎的腳 上的微小毛髮,幫助它們攀爬幾乎任何牆壁。
除了這些故事,2000 年也見證了真正的突破。也許最重要的是,它將被銘記為科學家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的一年。(此外,第一個完整的 植物基因組 於 12 月被揭示。)公共資助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塞萊拉公司 競相 完成這項不朽的工程,6 月 26 日,塞萊拉宣佈已完成 初稿。在白宮的儀式上,塞萊拉的負責人克雷格·文特爾說:“今天……標誌著人類 10 萬年曆史上的一個歷史性時刻。” 彷彿完成了這個想法,人類基因組計劃中文特爾的同行弗朗西斯·柯林斯告訴同樣的聽眾,“我們已經瞥見了以前只有上帝才知道的說明書。”
DNA 微陣列 |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2000 年的許多發展都來自於幫助科學家真正閱讀那本書的努力。儘管字母——DNA 核苷酸鹼基的 A、C、G 和 T——是熟悉的,但它們拼寫出的大多數基因,以及這些基因的實際作用,卻不為人所知。翻譯無疑將在未來許多年內繼續進行,但研究人員致力於各種方法來加快這一過程。例如,麻省理工學院懷特海德研究所和康寧公司的科學家描述了一種基於 DNA 微陣列 的新技術,該技術使他們可以在一週內識別出由基因組中所謂的“主開關”控制的迴路——這項任務通常需要數年時間。這種強大的方法是科學家(例如 斯圖爾特·考夫曼)在 生物資訊學淘金熱 前沿陣地中增加的又一種武器。
高溫超導體 |
生物資訊學家從基因組中挖掘的資料有望成為醫學研究人員的福音——他們在過去一年中在理解和治療某些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再次使用微陣列技術,開發了一種診斷和觀察 淋巴瘤 的新方法;瑞士和英國科學家發現了可能使 朊病毒(瘋牛病背後的蛋白質)如此致命的原因;其他人開發了一種針對可怕的出血熱埃博拉病毒的 疫苗。在實驗室測試中,該疫苗保護猴子免受感染特別緻命的埃博拉病毒株的侵害,該病毒株通常會在幾天內殺死受害者。科學家們還在開發 阿爾茨海默病疫苗 和創造有效的 食用疫苗 方面取得了進展。
在其他方面,研究人員繼續開發更堅固、更薄、導電性更好或更柔韌的材料,以用於各種應用。許多注意力集中在可以導電的塑膠上——這一發現為三位聚合物科學家贏得了當年的 諾貝爾化學獎。這種聚合物適用於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和手機顯示器等常見產品。科學家們去年還在開發 治療性塑膠(可能有助於抵抗細菌、對抗癌症和修復神經)和 綠色塑膠 方面取得了進展,綠色塑膠由植物而非化石燃料製成,因此被認為對環境更安全。
金色大米 |
事實上,根據去年釋出的 來自海洋的證據,環境肯定正在變暖。反對全球變暖論點最堅實的支柱之一在約 1000 萬次海洋溫度測量的重壓下崩潰,這些測量共同揭示,世界海洋在過去 50 年中已大幅變暖。一些人認為,地球變暖將導致更多的 疾病——包括那些由 西尼羅河 等病毒傳播引起的疾病,西尼羅河最近入侵了紐約和其他美國東部州。但並非所有關於全球變暖的預測都在去年站穩腳跟。儘管冰川學家幾十年來一直警告說,西南極冰蓋 正在融化並處於崩潰的邊緣,但新的研究表明,冰架的動態可能導致另一次 冰河時代。
卡利斯托 |
在地球之外,研究人員在 2000 年也瞭解了很多關於其他世界的資訊。南北半球的調查都發現了太陽系外的 更多新行星,使總數接近 50 個。在這個宇宙角落的眾多發現中,一些最壯觀的發現來自 伽利略任務。1999 年,來自環繞木星的航天器的資料加強了木星衛星木衛二內部潛藏著液態水的論點。最近,它提供了證據表明,其他衛星——木衛四卡利斯托和 木衛三蓋尼米德——也可能蘊藏著隱藏的海洋。該航天器進一步揭示,電子束將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劇烈的星體木衛一伊奧連線到木星;並且在木衛三蓋尼米德內部產生了一個磁場,這是在衛星上首次發現這種磁場。
當然,在 2001 年——真正的千禧年第一年——科學家和工程師將會有新的、驚人的發現。毫無疑問,某些經典辯論將繼續進行。例如,火星上的水量——未來、過去和現在——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儘管火星表面的一些特徵看起來顯然是由液體形成的,但其他科學家認為 風、火山活動和構造運動可能更應受到責備。而 鳥類的起源——另一個古老的爭議——肯定會在新的一年再次浮出水面。我們將再次聽到關於 克隆 的倫理擔憂、對人工智慧的信念以及顛覆我們對世界理解的發現。因此,請繼續關注本網站以獲取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