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藥物受質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哥倫比亞大學的唐納德·F·克萊因回憶起在1955年分發第一批精神分裂症藥物的情景,當時唯一的治療方法是電擊療法。一位住院的退伍軍人,幾十年沒有說過話,吞下了藥物,幾天後突然問道:“我什麼時候能離開這個地方?”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種早期藥物在減少幻覺和妄想方面的效果可能與價格高出現10倍的現代藥物一樣好。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如再普樂和思瑞康等新藥開始佔據市場,承諾更高的療效和更少的副作用,包括震顫。聯邦政府資助了這項耗資4300萬美元的研究,以核對之前由製藥公司贊助的測試結果,並評估醫療補助計劃為高價精神分裂症藥物支付的費用,這是該計劃最大的開支之一。

這項研究由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主任傑弗裡·A·利伯曼監督,隨機分配了五種藥物——四種來自新類藥物,一種來自舊類藥物——給1460名慢性病患者,並對他們進行了18個月的隨訪。利伯曼的團隊發現,所有五種化合物的效果大致相同。至少在中等劑量下,舊藥物Trilafon的不良反應並不比其他藥物更嚴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也許最大的意外是,沒有一種藥物能讓患者滿意。幾乎75%的參與者停止治療,被醫生帶走或要求換用另一種藥物,因為症狀沒有改善或副作用難以忍受。“我們顯然需要更好的藥物,”利伯曼說。

雖然舊藥物會引起震顫、僵硬和肌肉抽搐,但新藥也帶來了問題:體重增加以及血糖、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這使患者面臨患糖尿病或心臟病的風險。這些副作用的發生率各不相同,因此在實際研製出更好的藥物之前,治療可能仍不盡如人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