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外星人的呼叫

一臺巨型望遠鏡即將開始搜尋第一批恆星和星系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超過 44,000 個無線電天線即將透過網際網路連線,建立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射電望遠鏡之一。它的工作將是掃描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的無線電頻率,尋找第一批恆星和星系,以及潛在的外星智慧訊號。

該陣列旨在監測低頻無線電波。這些輻射的一個主要來源是來自宇宙黑暗時代主導宇宙的冷氫氣的極其微弱的訊號。隨著恆星最終爆發,它們會在氫氣上留下疤痕,透過分析來自這種氣體的無線電訊號如何隨時間變化,科學家可以瞭解很多關於第一批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低頻陣列(LOFAR)將由荷蘭、德國、法國、瑞典和英國 48 個站點的天線組組成,所有站點透過光纖電纜連線。一臺超級計算機將結合來自這些站點的訊號,將該陣列轉變為可能是迄今為止嘗試過的最複雜和通用的射電望遠鏡,國際 LOFAR 望遠鏡董事會主席海諾·法爾克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陣列將於今年年中完成,並將有能力在 45 天內掃描整個北半球天空。總而言之,它將具有相當於直徑 620 英里(1,000 公里)的望遠鏡的最大解析度。此外,荷蘭射電天文研究所 ASTRON 的邁克爾·懷斯說,該設計是可擴充套件的,這意味著研究人員始終可以在以後新增站點。

此外,LOFAR 非常快,能夠測量僅五分之一納秒的事件。此外,懷斯說,LOFAR 本質上是由許多不同的射電望遠鏡組合在一起,這意味著它可以同時執行,例如,三個不同的科學專案。

在未來幾年,該陣列還將掃描人工無線電發射,作為在比過去 SETI 任務更低的、被忽視的頻率上搜索外星智慧(SETI)的一部分。——Space.com

評論請訪問ScientificAmerican.com/apr2012

查爾斯·Q·崔大眾科學的常駐撰稿人。他的作品也曾出現在紐約時報、科學、自然、連線LiveScience等刊物上。在他的業餘時間,他遊歷了七大洲。

更多作者:查爾斯·Q·崔
大眾科學雜誌第 306 卷第 4 期本文最初以“掃描外星人的呼叫”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第 306 卷第 4 期(),第 1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12-14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