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關於土星環的巨大爭論遠未結束。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土星著名光環的年齡:它們是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土星本身的誕生嗎?還是環系統在最近的1億年左右才形成的?
後一種假設在過去幾年中逐漸受到重視,多篇論文報告說,這些環可能比恐龍還要年輕。這些研究引用了環的成分——超過95%的純水冰——和總質量,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在2017年土星的史詩般的“盛大結局”後不久將其定為約1540萬億公噸。(從角度來看,1540萬億公噸大約是土星衛星彌瑪斯質量的40%,彌瑪斯寬250英里,即400公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鑑於這兩個數字以及微隕石的轟擊率,這個想法認為環一定是年輕的。畢竟,舊的環應該被矽酸鹽、有機分子和其他化合物“汙染”得多。
但是,由藍色海岸大學和法國大學研究所的奧雷利安·克里達領導的這項新研究認為,這種解釋存在一些嚴重問題。首先,科學家們表示,轟擊率可能會隨時間變化。也許現在異常高——由於(假設的)最近的遙遠柯伊伯帶天體的碰撞,例如——並且在它們的大部分歷史中,環受到的汙染強度要小得多。
克里達和他的同事還指出,在盛大結局期間,卡西尼號還在土星的上層大氣中發現了有機物,以及氣態巨行星與其最內環之間的間隙中的固體顆粒。研究人員說,這些東西幾乎肯定來自土星環。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導致環侵蝕和這些奈米顆粒發射的(未知)過程實際上正在‘清潔’環,優先去除矽酸鹽而不是水冰,”克里達和他的團隊在今天(9月16日)線上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新研究中寫道。
如果真是這樣,環看起來會比實際年輕得多。
然後是環系統的總質量。事實上,1540萬億公噸“實際上與原始大規模環的預期動力學演化相符,”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寫道。“構成環的冰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角動量向外轉移,從而導致環的擴散。”
在距離土星超過87,000英里(140,000公里)的距離處,環狀物質的自引力勝過了氣態巨行星的潮汐力。克里達和他的同事說,這導致了衛星和衛星的形成,以及環的質量大量損失。他們補充說,卡西尼號測量的環的當前質量非常符合古老的起源,然後是擴散和衛星的形成(儘管最初的環質量仍然未知)。
因此,克里達認為土星環是古老的,與太陽系一樣古老。
“我必須承認我帶有偏見,因為我非常喜歡衛星從環形成的模型(我為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如果證明它[是]不可能的,我會感到很惱火,”他透過電子郵件告訴Space.com。
“但我認為,客觀地說,它形成了一幅更加一致的圖景,其中土星同時形成的令人信服的模型,加上與觀測結果一致的衛星的形成和向外遷移,”他補充說。“此外,目前的質量與45億年的演化非常一致,因此一切都吻合。”
他和其他人強調說,確定環的年齡對於多種原因都很重要。首先,如果環是年輕的,那麼土星的大部分冰冷衛星也可能是年輕的——包括噴射間歇泉的恩克拉多斯,它的冰冷外殼下有一個巨大的鹹水海洋。
恩克拉多斯被廣泛認為是太陽系中孕育外星生命的最佳選擇之一,如果生命有45億年的時間在那裡開始,而不是1億年的時間,那麼這方面的機會就會好得多。(另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土星衛星,巨大的泰坦,被廣泛認為是古老的。)
此外,克里達說,更好地瞭解環的歷史將大大揭示土星系統本身的演變。例如,正如環擴散情景所假設的那樣,該行星的大部分衛星是否確實是從環中誕生的?
克里達告訴Space.com,“如果環是最近以目前的質量誕生的,那麼這個模型就行不通了,衛星的形成方式一定不同(與土星同時形成,就像太陽周圍的行星一樣)”。“此外,這種衛星從環形成的模型可以應用於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隨後會失去原來的環);因此,這是一個比土星更普遍的問題。”
研究人員將繼續仔細研究來自卡西尼號盛大結局的資料,以及該探測器在土星的13年多中進行的許多其他測量結果,未來幾年還會繼續。因此,關於土星環年齡的爭論可能會繼續下去。敬請關注!
版權所有 2019 SPACE.com,一家Purch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