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森林砍伐的景象正變得更加清晰。
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的衛星成像技術,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鳥瞰富含碳的泥炭地何時被清理,以及它們在多大程度上被棕櫚油樹所取代。
這項工作依賴於衛星影像的組合,標誌著首次嘗試系統地量化該地區泥炭地破壞造成的碳損失,並將其直接與棕櫚油的擴張聯絡起來。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研究昨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現到 2000 年代初,馬來西亞半島以及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上約 6% 的富含碳的泥炭地被清理,為棕櫚油種植園讓路。據作者估計,在此過程中,該地區約 3% 的森林鳥類消失,並且從清理泥炭地中釋放出大量的碳。
該研究得出結論,到去年,東南亞一片大約相當於新澤西州大小的區域的森林已被砍伐。
這些土地是否會變成棕櫚油種植園仍然未知。從歷史上看,這些土地已被清理以擴大利潤豐厚的棕櫚油種植園或擴大紙漿和造紙業務。
由於 250 米的解析度,用於形成該地區合成影像的衛星影像只能捕捉到至少有八年曆史的成熟棕櫚油種植園。從解析度更高的衛星影像中可以提取更完整的資訊,但這些高解析度影像不允許對景觀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影像處理,該研究解釋說。
揭示新的棕櫚油種植園的地圖
“我們設想我們的測繪方法提供了一種經濟有效的方式,透過定期重新繪製任何景觀來監測熱帶地區未來棕櫚油的擴張,”研究作者、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熱帶生態學家連品國說。
這項工作將為該地區的森林砍伐提供更加細緻的測繪,幫助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減少對昂貴的人工調查來監測森林清理的依賴。
“我認為這將為我們提供更好的地圖,以便政策制定者能夠說,當在不同地區有任何擬議的開發時,‘好吧,這些地區是否有可能導致更多的排放或生物多樣性喪失,或者這些是否是真正退化的土地?’”,憂思科學家聯盟的熱帶森林和氣候主管道格·布歇說。
這項工作還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即 2000 年代初期之前幾乎 90% 的棕櫚油開發是在非泥炭土地上進行的——這表明其他因素可能推動了這些土地上的森林砍伐。
連品國拒絕評論可能是什麼觸發因素,但布歇認為伐木者可能會為棕櫚油工作申請許可證,然後只是為了木材而清理土地——永遠不會將土地轉化為棕櫚油種植園。
不過,雖然棕櫚油並非整個東南亞泥炭地破壞的主要驅動因素,但在某些次區域,如北蘇門答臘和明古魯,超過三分之一的泥炭沼澤森林因棕櫚油開發而喪失,連品國說。
生物多樣性的大量損失
無論土地上缺乏棕櫚油開發的原因是什麼,連品國都希望他的發現能夠引發更多關於重新造林和保護這些土地的討論——而不是將它們歸類為“退化”並允許它們進一步開發。
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我們發現有 230 萬公頃的泥炭地已被清理但尚未種植棕櫚油”,他指的是截至去年被砍伐的相當於新澤西州大小的地塊。“這些清理過的土地應該用於保護,因為如果這些土地被用於排水以進行棕櫚油開發,可能會因泥炭氧化而產生大量的碳排放,”他說。
布歇說:“我們過去犯的錯誤有時是認為只有完整的森林才值得關注。”當土地被分配或清理時,很少有努力來保護或恢復它,但這表明保護這些土地仍然可能具有巨大的價值,他說。
連品國建議未來的監測工作應針對印度尼西亞的西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和廖內省,這些省份擁有最大的泥炭地面積,仍然保留著三分之一或更多的原始泥炭森林。他說,這種衛星測繪方法也可以應用於其他正在成為棕櫚油開發目標的地區,如巴布亞紐幾內亞、賴比瑞亞和喀麥隆。
這項研究也是首次估計因將泥炭地轉化為棕櫚油種植園而導致的區域性生物多樣性損失。透過預測當前鳥類物種群中可能因土地利用變化而損失的比例,並將每個地區已知物種的數量相乘,作者粗略勾勒出了每個地區實際的生物多樣性損失(以物種數量表示)。
印尼國際林業研究中心科學家丹尼爾·穆迪亞索稱這項工作是“及時的”,因為國際森林保護工作的全球機制正在東南亞各地推廣。他說,這項研究“也標誌著熱帶泥炭地在固碳和[作為]獨特多樣的動植物家園方面的其他服務的重要性。”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新聞專線。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