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產卵可能移山

研究表明,這種魚類的繁殖會在數千年內侵蝕河床

產卵的粉紅鮭魚。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魚類的性行為似乎無關緊要,但數千年來無數次的交配會在地貌上留下印記。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模擬了產卵如何影響西北太平洋地區的河流,並得出結論,鮭魚的性行為實際上有助於塑造該地區的山坡。

鮭魚從海洋返回其出生地的河流和小溪中繁殖。一旦雌性找到一塊大小合適的岩石或礫石,她就會挖一個坑來產卵。雄性受精後,雌性會在上游挖另一個洞,並用洞裡的沉積物覆蓋她的幼卵。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水生生態學家、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亞歷山大·K·弗雷米爾說,她的挖掘活動透過使沉積物和礫石更容易向下遊移動來侵蝕河床。

弗雷米爾和他的同事收集了實驗溪流中鮭魚引起的侵蝕率資料,並將他們的發現推斷到數百萬年來的真實河流中。他們在研究中報告說,產卵可能導致某些河床的降低幅度比不產卵的情況下高出 30%,該研究已於去年 9 月在《地貌學》雜誌上線上發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華盛頓大學地貌學教授大衛·R·蒙哥馬利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稱這項研究是一個引人入勝的“例證,說明生物活動和我們通常認為是物理過程的事物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聯絡起來”。蒙哥馬利自己的研究表明,山脈隆升可能促進了鮭魚的多樣化、特化和物種形成。這項新研究表明,鮭魚產卵可以透過改變侵蝕率和河流坡度來進一步增強這些過程。蒙哥馬利認為,與隆升引起的影響相比,任何此類影響都將是微乎其微的,但他補充說,弗雷米爾和他的同事“打開了詢問關於這種現象及其所有連鎖後果的大門”。

道格拉斯·梅因 是一位獨立記者,報道環境問題、自然世界和一系列其他科學主題。他的作品曾發表在《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哈凱雜誌》和其他出版物上。直到最近,他還是《國家地理》的高階作家和編輯。在 X(以前的 Twitter)上關注他:@douglas_main

更多作者:道格拉斯·梅因
大眾科學雜誌第 318 卷第 2 期本文最初以“鮭魚性行為移山”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第 318 卷第 2 期(),第 1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18-14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