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黏液幫助科學家計數洄游魚類

環境DNA可能為監測阿拉斯加野生鮭魚種群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亞歷克斯·馬斯塔德 Getty Images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從阿拉斯加鮭魚皮膚上脫落的黏液可能成為衡量其數量和保護種群的最新工具——這項努力對於在未來幾年內讓野生魚類繼續出現在餐桌上至關重要。研究人員最近透過測量鮭魚在前往產卵地時排入溪流的身體廢物中的DNA,計算了透過阿拉斯加東南部一條狹窄水道(或魚堰)洄游的鮭魚數量。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開發這種依賴於eDNA(或環境DNA)的方法。他們可以透過測量水樣本中魚類DNA的含量來確定魚類物種的存在並大致瞭解其丰度。但是,為了維持年產值超過5億美元的商業漁業中的鮭魚種群,管理者需要一種更準確的方法來計數從海洋返回產卵的魚類。鮭魚利用阿拉斯加各地的數千條溪流;生物學家只能在其中一小部分進行計數,因為前往偏遠地區、建造漏斗魚進行計數的魚堰以及支付能夠準確識別鮭魚物種的生物學家的成本很高。

在新的研究中,俄勒岡州立大學漁業與野生動物學助理教授塔爾·列維和他的同事在奧克溪的計數站收集了每日eDNA樣本,並將結果與人工計數的紅鮭魚和大麻哈魚進行了比較。他們還記錄了影響eDNA含量的徑流量。在考慮了流速後,列維和他的團隊將eDNA濃度與計數的鮭魚數量準確匹配。他們在去年12月線上發表於《分子生態資源》雜誌上的報告中公佈了他們的發現。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項工作是一項概念驗證,但列維希望這種方法可以應用於其他溪流並實現自動化,以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監測。隨著氣候變化,eDNA已經透過記錄鮭魚在新地點的存在,幫助科學家追蹤鮭魚進入加拿大北極地區的活動。

阿拉斯加州魚類和野生動物部的漁業遺傳學家克里斯·哈比奇特沒有參與這項工作,他對這種方法能否廣泛應用持懷疑態度。他指出,生物學家需要在每個取樣點安裝徑流量感測器——這在阿拉斯加偏遠地區是一項成本高昂的工作。研究合著者、國家海洋漁業局的漁業生物學家斯科特·沃爾斯泰克承認存在挑戰。但他表示,並非所有未監測的溪流都地處偏遠,eDNA可以補充在監測點收集的資料。此外,他補充說,“這項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