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們想象虛擬事物時,他們會立即將其與物理實體對立起來——亞馬遜與實體書店、維基百科與實體百科全書。他們認為虛擬事物將以更便宜、更快、更高效的方式取代實體事物。然而,在教育領域,虛擬事物將帶來一種非常不同的顛覆。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取代實體課堂。相反,我們有機會將虛擬與現實相融合,並徹底重新構想教育。
如今,大多數教室裡的學生坐著、聽講、記筆記,而教授在講課。儘管房間裡有 20 到 300 人,但幾乎沒有人際互動。考試通常是教授獲得關於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真實資訊的第一次機會。如果測試發現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存在差距,課程仍然會繼續進行更高階的概念。
虛擬工具為重新思考這種方法提供了機會。如果線上提供講座,課堂時間可以解放出來用於討論、同伴輔導或教授主導的探索。如果將講座從課堂時間中移除,並且我們有按需提供的自適應練習和診斷,就沒有必要繼續沿用 19 世紀普魯士的工廠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們以設定的節奏被一起推進。相反,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進步,並在正式課程結束後很久繼續證明他們的知識。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未來 10 到 20 年內,混合式學習還將使我們能夠將證書與學習脫鉤——今天,這兩種功能都由同一機構完成。這種方法將允許任何人證明他們已經掌握了高水平的技能,無論他們是在工作中、在實體學校、透過線上資源還是最有可能透過上述所有方式學到的。
這種現實可能產生的最強大的影響是它對講座和其他一般學習材料質量的影響。傳統的講師和教科書出版商幾乎沒有關於他們的內容如何被使用或是否有效的任何資訊。透過將豐富的物理體驗與線上工具結合起來,內容創作者和教授最終可以獲得關於他們創造的體驗效果的細粒度、最新的資料。
在這種“混合式學習”的現實中,教授的角色被提升到了價值鏈的更高層次。他們現在可以與學生互動,而不是將大部分時間花在講課、出考題和批改作業上。教師將不再是強制執行坐著聽講的被動模式,而是指導和挑戰學生掌控自己的學習——這是最重要的技能。是的,對於世界上貧困地區有動力的學生來說,這些虛擬工具——假設我們能夠克服可訪問性問題——可能會促進他們的大部分學習。在發達國家,最好的體驗將是利用線上工具,使實體時間不那麼被動,而更人性化。
閱讀對可汗的採訪,請訪問 ScientificAmerican.com/aug2013/k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