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洲綠色能源轉型更顯緊迫性

這場衝突使人們更加意識到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風險,特別是對於那些將天然氣視為向可再生能源過渡橋樑的國家而言

White pipeline being laid under red soil

尤加爾管道是更大的北溪2號系統的一部分,正在德國 Deutschneudorf 附近建設中。該系統旨在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歐洲,但由於俄羅斯於 2022 年 2 月入侵烏克蘭而被擱置。

專家和歐盟官員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預計將使歐洲擺脫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依賴的努力更顯緊迫,並迫使歐洲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

但這些努力不會來得迅速或容易。而且它們將涉及一些艱難的妥協。

早在幾個月前,當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開始上漲時,關於加快轉向替代能源的討論就開始了。近幾周,隨著俄羅斯越來越逼近戰爭——這一威脅增加了天然氣供應本已不足的情況下,如果俄羅斯關閉閥門,供應可能會進一步受到擠壓的可能性,討論變得更加激烈。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本月早些時候訪問華盛頓期間,歐盟能源專員卡德里·西姆森 (Kadri Simson) 表示,作為歐盟執行機構的歐盟委員會正在與成員國談判,爭取可再生能源滿足 40% 的能源需求。

她還大力推動海上風能發展,並強調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專案的審批速度,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率以及投資氫能開發。

西姆森在週二討論歐盟能源安全會議後釋出的一條 推文 中寫道:“我們必須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實現供應商多元化並投資可再生能源。”

麻省理工學院能源與環境政策中心副主任邁克爾·梅林 (Michael Mehling) 表示,本週的入侵事件使歐洲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風險更加突出——特別是對於那些將天然氣視為幫助他們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橋樑的國家而言。

德國就是其中一個國家,該國一直在努力提高其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能力,同時關閉燃煤電廠和核設施。天然氣一直被視為可靠的燃料,可以幫助該國度過轉型期——但有一個主要的警告。

德國目前約有一半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的管道,而且沒有基礎設施接收來自其他地方的液化天然氣。

布魯金斯學會能源安全與氣候倡議主任薩曼莎·格羅斯 (Samantha Gross) 表示:“因此,他們一直願意與俄羅斯人打交道,並將俄羅斯人視為可靠的供應商。”

她補充說,部分原因在於人們認為這種安排是互惠互利的。德國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俄羅斯獲得收入。但隨著俄羅斯天然氣流量放緩,德國的可靠感也發生了轉變。

這種認識可能會顛覆現狀。

梅林說:“我認為這將進一步支援不僅是脫碳的環境迫切性,而且是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獨立的戰略迫切性。”

德國副總理羅伯特·哈貝克 (Robert Habeck) 昨天在對美聯社發表評論時也呼應了這一點。哈貝克表示,俄羅斯的入侵加強了透過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獨立的理由。

他說:“人們看到這不僅是一個與氣候相關的問題,而且是一個與安全或保障相關的問題。”

對於一些歐洲國家來說,能源轉型將比其他國家更容易。這可能意味著在波蘭等依賴煤炭的國家重新使用更多汙染性燃料,這些國家的可再生能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梅林說:“如果另一種選擇是完全按照脫碳的路線前進,但以能源價格飛漲或對那些不一定表現出良好、可靠合作伙伴的國家的更大脆弱性為代價,我認為從政治上來說,很難走第一條路線。” “顯然,你會看到做出妥協。”

這些妥協不太可能削弱歐盟制定的更廣泛的氣候目標,其中一些目標已寫入法律。例如,去年透過的歐盟範圍內的立法旨在到 203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55%。

但梅林表示,在哪個部門在何時做什麼方面,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彌合差距

全球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 (Wood Mackenzie) 的一項分析發現,溫和的冬季加上來自美國和其他地區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增加,有助於提高天然氣儲存量——使歐洲的狀況比冬季開始時更好。

布魯塞爾智庫 Bruegel 的高階研究員喬治·扎克曼 (Georg Zachmann) 表示,短期內,歐洲將能夠應對。但過了夏天,就會出現供應缺口,而此時正是家庭供暖燃料需求開始上升的時候。

在沒有天然氣的情況下填補這一缺口可能意味著更多地依賴煤電,並重新啟動一些封存的核電站和燃煤電廠,或減少家庭和工業部門的需求。

扎克曼說:“這本質上是在管理差距,看看不同的成員國將拿出什麼來填補這個差距。”

“靈活性是存在的,但每個選項都比僅僅燃燒俄羅斯天然氣更糟糕;否則,我們一開始就不會燃燒俄羅斯天然氣,”他補充道。

梅林預計,將會有更多關於供應鏈和貿易在走向低碳、能源安全未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將對不可靠的貿易伙伴採取的不同政策的討論。

歐盟計劃對碳密集型進口商品徵稅,這可能會對中國和俄羅斯等環境標準較弱的國家產生一些代價高昂的影響。

梅林說:“我不認為只會有一個舉措。” “我認為在許多方面都會有小幅變動,而不是在一個方面有大的變動。”

扎克曼說,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歐洲立法者中盛行的敘事。

他說:“如果盛行的敘事是這是一個政治時刻——[我們]需要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因為從長遠來看,這隻會造成麻煩,我們需要加速轉型——這可能是一個催化時刻。”

對俄羅斯的打擊?

如果入侵行動超出烏克蘭範圍,所有這一切都可能改變。而且,根據衝突持續的時間長短,這可能會影響今年晚些時候的聯合國氣候談判,屆時各國預計將帶著修訂後的減排目標前來。

觀察人士表示,很少有國家比俄羅斯更需要修訂其有針對性的減排目標。

德國觀察組織 (Germanwatch) 德國和歐洲低能源政策負責人奧爾達格·卡斯帕 (Oldag Caspar) 對此表示擔憂。他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會對俄羅斯“面向未來”其經濟的努力造成重大打擊。這也將減緩最近為制定更積極的氣候政策所做的嘗試。

雖然一些圈子仍然期望全球變暖對俄羅斯來說將是一個淨收益,但莫斯科越來越認識到有必要應對氣溫上升。俄羅斯面臨的風險包括西伯利亞的大規模野火和永久凍土融化造成的 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а 破壞。

卡斯帕擔心,歐洲急於放棄俄羅斯天然氣,會將俄羅斯排除在外,而不是幫助它轉向一種減少對原材料依賴的新商業模式。

另一個擔憂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將俄羅斯推向中國或陷入孤立——包括在可能影響氣候的問題上。

紐西蘭前駐俄羅斯大使伊恩·希爾 (Ian Hill) 說:“如果制裁影響到俄羅斯進入西方國家的市場,那麼他們將不得不在其他地方尋求經濟機會,這將意味著他們將抓住任何碳氫化合物機會——無論是石油、天然氣還是煤炭——只要他們能賣出去。”

俄羅斯最近與中國走得更近。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 (Vladimir Putin) 本月早些時候在北京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他們在北京發表了一份 聯合宣告,反對以應對氣候變化為藉口在國際貿易中設定壁壘。

但俄羅斯不能簡單地將其出口轉向中國,因為它沒有基礎設施到位。運往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不同的氣田,並透過不同的管道輸送。

希爾補充說,目前,俄羅斯可能是在假設向低碳經濟的轉型將比一些國家預期的要慢的情況下運作的。

俄羅斯能源部長週二在卡達多哈舉行的天然氣出口國論壇上接受採訪時也暗示了這一點。

他在接受能源情報機構 採訪 時說:“人們可以夢想和幻想,但實際的能源結構是,可再生能源仍然不穩定且昂貴。” “這意味著傳統的發電方式也必須存在。”

儘管如此,失去歐洲這個主要客戶將使俄羅斯在出售天然氣方面幾乎沒有選擇——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

與此同時,來自 Bruegel 的扎克曼表示,對於歐洲來說,轉型不必像聽起來那麼痛苦。

但這將需要整個歐洲大陸的合作。

他說:“這是一個管理成本並在合作伙伴之間公平分配成本的問題,然後就可以完成。”

記者讓·切姆尼克 (Jean Chemnick) 亦有貢獻。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News。版權所有 2022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薩拉·肖恩哈特 (Sara Schonhardt) 報道全球氣候和能源發展,重點關注國際氣候談判、金融以及各國如何應對向清潔經濟的轉型。在加入 E&E News 之前,薩拉曾在東南亞各地擔任記者十多年,曾在《紐約時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美國之音》工作過。在 2017 年之前,她一直是《華爾街日報》駐印度尼西亞的常駐記者。薩拉擁有俄亥俄大學新聞學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薩拉·肖恩哈特 (Sara Schonhardt)

E&E 新聞 為專業人士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

更多作者:E&E 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