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居住在城市的兒童比鄉村兒童生長得更快、更健康——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過去三十年裡,這種趨勢發生了逆轉。週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全球研究發現,在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富裕國家,5至19歲城市兒童和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現在略低於農村地區的同齡人。
“我們過去清楚地看到居住在城市的好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好處已略有減弱,”該研究的合著者,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人口健康與流行病學研究員霍納·比克斯比說。“但可以將其視為積極的一面,即鄉村地區的身高確實在趕上來。”
然而,研究人員仍在努力弄清這究竟是為什麼。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長期以來,城市一直與更好的健康聯絡在一起——研究人員稱之為“城市優勢”。 繁華髮達中心的居民似乎更有可能獲得優質的醫療保健、教育、安全和營養,而獲得這些資源的障礙尤其會影響兒童早期關鍵的生長發育。“生命的早期階段確實為成年後和晚年的健康奠定了基調,”比克斯比說,他與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合作組織(一個由全球科學家和醫生組成的網路)的 1,500 多名研究人員一起參與了這項研究。“我們專門研究身高和體重指數 (BMI) 作為生長發育的人體測量指標,因為[身高和體重]都受到營養質量和生活環境健康程度的影響。” (一些專家和公眾批評了 BMI 的侷限性,即過度使用 BMI 作為健康狀況的準確評估,以及無法捕捉個體之間的差異。 比克斯比說,然而,BMI 在估計人口水平的平均值和趨勢方面仍然很有幫助。)
該研究分析了 1990 年至 2020 年間在 200 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 2,325 項人口研究中 7100 萬參與者的資料。 1990 年,居住在城市的兒童比居住在農村地區的兒童更高——儘管在大多數高收入國家,這種差異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到 2020 年,雖然城市和農村地區兒童的身高普遍增加,但在大多數國家,城市兒童的身高增幅較低。
“最突出的結果是身高,尤其是在 BMI 差異實際上遠小於身高差異的情況下,”比克斯比說。“當我們談論城市略勢時,我們指的是居住在城市的平均身高略低於居住在同一國家農村地區的平均身高。”
這種變化可能意味著這兩個人群之間健康資源方面的差距正在縮小。 但這是因為城市人口的健康狀況正在下降,還是因為農村地區人口的健康狀況正在趕上來? 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助理教授馬赫什·卡拉表示,也很難確定這些變化是由社會經濟因素還是人口轉移造成的,還是兩者兼而有之,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
自然遷移和城市發展的擴張是可能影響當今城市居民構成的因素。 聯合國 2018 年的一份報告顯示,當時全球 55%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 “人類歷史上首次,大多數人居住在城市地區,但這現在改變了居住在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的人口的相對構成,”卡拉說。“構成也在發生變化,因為存在大量農村向城市遷移。 現在人們的流動性更強了,[很難]理清這些平均效應。”
比克斯比說,遷移可能是某些變化的潛在原因,但可能不是近期趨勢的主要因素。 她說,過去的移民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新來者最終會呈現出與他們遷入的人口相同的健康特徵,因為他們獲得了相同的服務。 例如,搬到城市的孩子將與已經住在那裡的人上同樣的學校,並且更接近相同的服務。“關於移民在社會經濟分佈中所處的位置,以及他們是否可以充分獲得城市的好處,還有更多可以說的地方,但這更多的是關於社會經濟差距,而不是移民本身,”比克斯比說。“但確實,我們沒有資料能夠正確量化移民在我們研究中的作用。”
卡拉同意移民可能不是城市身高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 “憤世嫉俗的觀點是,如果你想象病人從農村地區遷移到城市地區,因為他們知道城市地區[提供]更好的醫療保健,”他解釋說。 從理論上講,這可能會降低城市的健康水平,並縮小人群之間的差距。“但前提是城市地區在發展方面正在下降,”卡拉補充道。“在大多數情況下,您會看到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健康狀況都在改善; BMI 和身高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在增加。 但農村地區的增長速度快於城市地區,而這種趨同是您現在開始看到更好健康狀況或更好地選擇繼續留在農村地區的人口構成的體現。”
比克斯比補充說,農村地區身高改善最明顯的國家可能正在經歷經濟增長或對提高生活水平的投資。 儘管農村和城市地區身高的總體增長是一個積極的趨勢,但她強調,差距仍然持續存在——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太平洋和中東國家。 這些地區的農村男孩身高沒有長高,而在這些地區的某些國家,無論居住在哪裡,男孩的平均身高都變矮了。
“這不是我們縮小了差距,而是我們看到了趨同。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卡拉說。 在低收入國家,“農村兒童可能仍然略微落後,因此仍然有機會繼續考慮弱勢群體定位,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資源。 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更深入地挖掘究竟是誰在落後的孩子。”
比克斯比和她的同事們也在努力更好地瞭解和關注最貧困人口的居住地以及如何支援他們。 她希望這些資料將為在哪裡開展支援生長發育的政策和計劃提供指導。
“即使在富裕國家,我們在城市內部看到的不平等現象也可能非常巨大,”她說。“這並不令人意外,但雖然城市確實可以為良好的健康提供許多機會,但似乎並非所有人都能獲得這些機會。 那些錯失這些機會的人往往是最貧困的人。 我認為這就是資料中顯示的內容,並且這是城市內部日益嚴重的不平等現象的警告訊號。”
編者注(2023 年 3 月 29 日):此報道在釋出後進行了編輯,以更正研究涵蓋的十年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