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同類相食的傳聞被宣佈為大大誇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半個世紀以來,恐龍愛好者們一直被謊言所矇蔽,或者至少是一個未經證實的說法。《腔骨龍》(Coelophysis bauri) 這種早期食肉恐龍不一定是博物館和書籍中所描繪的同類相食者,這是根據對其胃內容物的首次嚴格評估得出的結論。事實上,研究人員表示,在被認為已產生同類相食證據的三種恐龍物種中,只有一種真正值得這一稱號。

有問題的《腔骨龍》化石於 1947 年出土於數百具骨骼的沉積層中,這些骨骼可以追溯到 2.1 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根據在恐龍體腔內發現的小型爬行動物骨骼,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位館長當時宣佈,這些野獸曾以它們的幼年同類為食。然而,從來沒有人對這些遺骸進行過詳細的研究,近年來,一些研究人員開始對這一說法表示懷疑。

今年早些時候,古生物學研究生斯特林·內斯位元在博物館下方地鐵站研究據稱是同類相食者的鑄件時,也開始懷疑這一說法,在博物館工作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艾倫·特納回憶道。“你可以看到鑄件中的腸道內容物,”特納說。“從一開始我們就意識到這看起來不像恐龍”在它的肚子裡。當內斯位元、特納和他們的同事檢查實際化石時,他們注意到其中一具所謂的同類相食者的肋骨缺失且扭曲,這表明它的胃在埋葬前已經破裂,因此沒有理由認為胃內容物得到了儲存。該小組在最新一期的《生物學快報》中指出,幼年化石的骨骼可能只是與其肋骨混在一起,從而造成了最後一餐的印象。他們報告說,另一具骨骼在代表一餐的正確位置包含一簇骨骼,但這些遺骸的股骨頭及其組織結構是鱷魚親屬的特徵,而不是恐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麥卡萊斯特學院的古生物學家雷蒙德·羅傑斯說:“這是一項出色的研究,而且這項研究是必要的。這些標本幾十年來一直被吹捧為恐龍同類相食的證據。”特納說,重新評估後,只剩下一個可信的恐龍同類相食例子。三年前,羅傑斯和他的同事們確定了兩個食肉恐龍瑪君龍 (Majungatholus atopus) 的標本,這些標本顯示出與該物種自身牙齒相匹配的咬痕。特納解釋說,霸王龍 (Tyrannosaurs) 同類相食咬傷的說法令人懷疑,因為有問題的化石與其他許多相似物種一起埋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