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皇帝克勞狄扮作埃及法老的新雕刻

當埃及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時,羅馬皇帝經常被描繪成法老

一組研究人員發現,在埃及神廟牆壁上的一塊古老石雕描繪了羅馬皇帝克勞狄扮作埃及法老,頭戴精緻的皇冠。

在雕刻中,克勞狄皇帝(公元41年至54年在位)被描繪成豎立一根頂端帶有月牙的巨柱。八個人,每個人都戴著兩根羽毛,被描繪成攀爬支撐柱,他們的腿懸在半空中。

雕刻中的埃及象形文字稱克勞狄為“太陽神拉之子,王冠之主”,並說他是“上埃及和下埃及之王,兩地之主”。象形文字說他正在豎起敏(古埃及生育和力量之神)的帳篷(或祭祀小教堂)的柱子,並註明了一個日期,表明這樣的儀式大約發生在夏季,研究人員說。即使克勞狄從未訪問過埃及,這種情況也會發生。祭祀小教堂是一個崇拜場所,帳篷也可以用於此目的。[檢視埃及雕刻和皇帝的照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克勞狄頭上的精緻皇冠由三根燈芯草(植物)組成,它們置於公羊角上,頂部坐著三隻獵鷹。代表太陽的三個太陽圓盤(每種植物一個)顯示在燈芯草前面。埃及統治者在古埃及歷史上相對較晚的時候才佩戴這樣的皇冠,主要是在公元前332年之後,而且它們只在埃及佩戴。《羅馬帝國》於公元前30年佔領埃及,雖然羅馬皇帝不是埃及人,但埃及學家指出,他們仍然被描繪成法老。

在最近發現的雕刻中,神敏被描繪成戴著自己的皇冠,並有勃起的陰莖,因為敏是生育之神,研究人員說。象形文字將敏描述為“控制戰馬的人,他的恐懼在兩地”。敏告訴克勞狄,“我給你(南部)外國土地”,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指的是尼羅河周圍的沙漠,那裡可以開採礦物。

該場景是在位於盧克索以北約12英里(20公里)尼羅河東岸的沙努爾伊西斯神廟西外牆上發現的。盧克索。這是一座在羅馬佔領時期,從奧古斯都(約公元前30年至公元14年在位)到圖拉真(公元98年至117年在位)期間建造和裝飾的埃及神廟。立柱場景最初是在2000-2001年挖掘季期間發現的,並在2010年銘文學(記錄)季期間完整記錄下來。這座神廟最初在其東西外牆上各有36個場景,而這個新場景,被一層汙垢保護了數千年,是儲存最完好的場景之一。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埃及語言和文物雜誌》上,作者是英國斯旺西大學的讀者(相當於美國副教授)瑪蒂娜·米納斯-內佩爾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馬琳·德·梅耶。斯旺西大學的高階講師特洛伊·薩格里洛完成了該場景的細緻線條圖。

羅馬法老

雖然克利奧帕特拉通常被稱為“埃及的最後一位法老”,但埃及祭司一直將羅馬皇帝描繪成法老,直到公元四世紀。羅馬皇帝允許,甚至鼓勵在埃及神廟中進行這些描繪,以保持埃及(這是一個重要的羅馬省份)的穩定。[克利奧帕特拉與奧林匹亞絲:歷史上的十二位頂級女戰士母親]

米納斯-內佩爾和德·梅耶在期刊文章中寫道:“雖然我們知道克勞狄,像大多數羅馬皇帝一樣,從未訪問過埃及,但他對尼羅河土地和沙漠地區的統治是透過祭祀手段合法化的。” “透過用這種儀式裝飾神廟外牆,克勞狄理論上獲得了敏的特徵,從而獲得了統治埃及的能力。”

研究人員指出,早在4300年前,在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時代,就出現了類似的描繪為神敏豎立柱子的場景。創造立柱場景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羅馬統治時期。

現實生活中的儀式

此外,研究人員表示,雕刻上的日期表明,現實生活中確實發生了類似的儀式,並補充說,人們可能爬上了敏神廟的中央柱子。事實上,一位祭司可能代表缺席的克勞狄,並且可以使用雕像來代表敏,米納斯-內佩爾說。

米納斯-內佩爾告訴《生命科學》:“我們在神廟場景中看到的是理想的情況。” 她補充說,即使在羅馬人在公元前30年佔領埃及之前,埃及的法老也無法親自參加每次神廟儀式,因此替身是必要的。

萵苣場景

沙努爾神廟的另一個祭祀供奉場景,描繪在東外牆軸向對應的場景中,顯示克勞狄向敏供奉萵苣,這象徵著埃及持續的生育能力。它位於東牆,無需挖掘。在這個場景中,埃及神荷魯斯(以孩子的形象出現)被描繪在兩者之間。

克勞狄在描繪中顯示的象形文字中對敏說:“[為你拿]萵苣,以便將其與你的身體(或陰莖)結合起來。” 克勞狄在某處說:“看到你的臉時會感到恐懼。”

米納斯-內佩爾和德·梅耶寫道,這兩個場景突出了生育能力和勝利的力量,這兩者對於使一位想要控制埃及的缺席羅馬皇帝的統治合法化都非常重要。

沙努爾專案和團隊

2009年,米納斯-內佩爾(首席研究員)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埃及學教授哈科·威廉姆斯共同獲得了德國杜塞爾多夫格達·亨克爾基金會的研究資助,以繼續在埃及上埃及沙努爾的伊西斯神廟進行研究。該專案還得到了英國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的贊助。國際團隊還包括德·梅耶、彼得·迪爾斯(德國萊比錫大學)、勒內·普雷斯(那慕爾聖母和平大學和魯汶大學)和薩格里洛。在埃及,該任務得到了最高文物委員會、開羅德國考古研究所 (DAI) 和開羅荷蘭-佛蘭德斯研究所的支援。

德·梅耶和米納斯-內佩爾撰寫的關於沙努爾神廟的文章可以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埃及學百科全書上找到:http://escholarship.org/uc/item/5hc3t8dh

版權所有 2014 年生命科學,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歐文·賈魯斯 撰寫關於考古學和人類過去的文章。他還為《獨立報》、《加拿大新聞社》《美聯社》等撰稿。歐文擁有多倫多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和瑞爾森大學的新聞學學位

更多作者:歐文·賈魯斯

生命科學 是當今最大、最值得信賴的科普網站之一,報道影響您和更廣闊世界的最新發現、突破性研究和引人入勝的突破。

更多作者:生命科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