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齒動物的滑稽舉動有助於生物多樣性

盜竊成性的齧齒動物可能已取代已滅絕的巨型動物成為種子傳播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數千年前,巨大的類象生物在陸地上游蕩,它們狼吞虎嚥地吃掉水果,然後排洩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可能為早期森林播下了種子。然而,隨著這些生物早已滅絕,生態學家們一直面臨著一個難題:如果同樣的樹木仍然存在,那麼是什麼(如果有的話)傳播它們的種子來創造今天的林地呢?

答案——至少對於一種樹木而言——可能在於狡猾的齧齒動物的犯罪滑稽舉動。一個由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位於巴拿馬)和瓦赫寧根大學(位於荷蘭)以及其他機構的科學家組成的小組報告稱,透過反覆掠奪彼此的藏匿處,這些生物將種子傳播到比科學家先前認識到的更廣泛的區域。傳播是確保物種生存的關鍵因素,因為將個體分散到更廣泛的範圍內可以減輕害蟲的影響,將生物體移動到新的氣候範圍,並增加種群之間的基因流動。

問題中的齧齒動物是南美栗鼠——一種家貓大小的動物,類似於無尾松鼠。研究人員研究了南美栗鼠在巴拿馬運河巴羅科羅拉多島上一年中藏匿黑棕櫚樹種子的行為。他們在藏匿地點設定了攝像機,將帶有發射器單元的長線連線到 589 顆種子中的每一顆,並對其進行無線電追蹤。超過一半的藏匿種子被其他南美栗鼠偷走並在其他地方重新藏匿,傳播距離遠至距原始位置 280 米。最終,南美栗鼠或其他小型哺乳動物吃掉了大部分種子,但大約 14% 的種子最有可能長成幼苗。該研究結果發表在 7 月 31 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項工作對數千年前巨型動物對種子傳播負有關鍵責任的假設提出了質疑,因為齧齒動物可能在當時也發揮了作用。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合著者本·赫希和他的同事也認為,他們的發現為現代哺乳動物滅絕面前的樹木帶來了一些希望。一種不起眼的齧齒動物可以承擔起早已消失的巨型動物留下的角色,這證明了大自然的復原力。

評論請至ScientificAmerican.com/oct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