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太空飛機進入神秘任務

美國空軍運營的X-37B原型太空無人機,正在進入一項秘密太空任務的第三個月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美國空軍神秘的X-37B太空飛機在最近一次發射入軌兩個多月後,正在太空中悄然累積里程。

這架機器人 X-37B 太空飛機 於 12 月 11 日搭乘阿特拉斯 5 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這架迷你太空梭的任務被稱為軌道測試飛行器-3 (OTV-3),因為這是空軍 X-37B 專案下的第三次秘密任務。

OTV-3 將在地球軌道上停留多久尚不清楚。這項秘密的太空飛機 任務在空軍太空跟蹤記錄中正式稱為 USA-240。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出現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任務正在進行中,”X-37B 專案發言人,空軍少校埃裡克·巴傑告訴 SPACE.com。“與之前的任務一樣,實際持續時間將取決於測試目標、在軌飛行器的效能以及著陸設施的條件。”[照片:美國軍方的 X-37B 太空飛機]

 

一種新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機

正在進行的這次飛行已經實現了一個已知的重大里程碑——即可重複使用性。

這架相同的飛行器在 2010 年 X-37B 專案的首次飛行中就曾飛行過。那次 OTV-1 任務在軌道上持續了近 225 天,然後透過自動駕駛飛回地球,滑翔降落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一條特別準備的跑道上。

OTV-2 任務使用了不同的 X-37B 飛行器,也在去年 6 月 16 日在范登堡著陸,此前它在軌道上停留了 469 天,是其姊妹飛船停留時間的兩倍多。

OTV-3 有可能不會在范登堡著陸。已經有關於將太空飛機降落在 NASA 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 的太空梭著陸帶,也就是卡納維拉爾角隔壁的地點,作為一種可能的降低成本的措施的討論。

“目前仍在調查使用前太空梭基礎設施進行未來 X-37B 著陸操作的可能性,”巴傑說。

太空測試平臺

X-37B 看起來有點像微型太空梭。該飛行器長 29 英尺(8.8 米),寬 15 英尺(4.5 米),有效載荷艙大約相當於皮卡車的車廂大小。

官員說,波音政府太空系統公司僅為美國空軍建造了兩架 X-37B 太空飛機。太空飛機的飛行是在空軍快速能力辦公室的主持下進行的。

根據空軍的情況說明書,快速能力辦公室正在開發 X-37B 軌道測試飛行器,“以展示美國空軍可靠、可重複使用、無人駕駛的太空測試平臺”。

任務控制由位於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空軍太空司令部第 21 太空聯隊的第 3 太空實驗中隊負責。

 

觀星者見解

儘管關於 OTV-3 在其貨艙中攜帶什麼東西知之甚少,但業餘觀星者對這項任務提供了一些見解。

多倫多的泰德·莫爾坎說:“一切似乎都很安靜,”他是一個始終警惕的全球衛星偵查網路的領導者。

莫爾坎告訴 SPACE.com:“OTV-3 仍然在其初始軌道上,透過定期發動機點火來維持高度。” “與前兩次任務不同,它的地面軌跡不會以頻繁的間隔緊密重複,這表明它是一項成像偵察任務。”

困惑和猜測

雖然 X-37B 的任務仍然不為人知,但總部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的憂思科學家聯盟 (UCS) 批評該專案是進行太空活動的一種效率低下的方式。

UCS 太空專家斷言,雖然太空飛機具有通用性和能力,但有更好、更有效率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來執行 X-37B 可能的任務。

“由於它是一個空軍專案,並且其細節是保密的,因此這架飛機引發了困惑、猜測,在某些情況下,還引發了對其真實目的的擔憂,”UCS 在 OTV-3 任務發射前釋出的一份檔案中說。

版權所有 2013 SPACE.com,一家 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再分發。

Leonard David is author of Moon Rush: The New Space Race (National Geographic, 2019) and Mars: Our Future on the Red Planet (National Geographic, 2016). He has been reporting on the space industry for more than five decades.

More by Leonard David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