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捕獲和分析有關大氣層的詳細資料。然而,有關海洋的資訊則零星得多。 船隻沿許多孤立的斷面進行了讀數,但每次努力都發生在某個時間點,而且海洋的很大一部分割槽域尚未被檢查。
這種情況正在改變。自2007年以來,一個由數千個漂浮機器人組成的網路(名為Argo,覆蓋七大洋)一直在生成即時資料,用於海洋和氣候研究。 每個機器人探針,一個略多於一米長的管子,潛入約1000米深處,然後在當地漂流九天。 在第10天,它下沉到2000米,然後徑直上升,在其上升過程中感知溫度和鹽度。 每個探針還測量推動其移動的次表層和表層洋流。 當探針浮出水面時,衛星會接收資料,然後探針再次下沉,進行另一個為期10天的迴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一個Argo漂浮機器人探針從一艘德國研究船上釋放。
圖片由國際Argo計劃提供
每個機器人都使用液壓活塞和氣囊進行潛水和浮出水面,可持續使用約五年。 過去幾年中,每年都部署了700到800個新裝置,以替換報廢的機器人或加強偏遠地區的網路,以改善全球覆蓋範圍。
Argo計劃,以希臘神話中的船隻命名,由30多個國家的50個研究機構執行。 截至2012年12月底,約有3674個探針正在全球執行。 它們生成的資料是免費提供的,許多機構已經開始分析這些資料。 除此之外,這些資訊正在改進氣候模型,並正在與來自船舶的傳統資料進行比較,以揭示長期趨勢。 正如斯蒂芬·C·裡瑟和M·蘇珊·洛齊爾在他們2013年2月的《大眾科學》文章“重新思考墨西哥灣暖流”中指出的那樣,“Dean Roemmich和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John Gilson對Argo資料與1980年代的海洋觀測資料進行比較後表明,過去20年中,海洋上層數百米已升溫約0.2攝氏度。 全球海洋上層鹽度也略微增加了0.1%,但低於數百米的海水似乎比過去幾十年要淡得多。” 隨著Argo網路在未來持續執行,將出現更全面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