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克·佩裡被任命管理他曾誓言要廢除的能源機構

在著名的“哎呦!”時刻,佩裡忘記了能源部的名字,這幫助葬送了他的總統競選 

前德克薩斯州州長裡克·佩裡是一位氣候科學否認者,他曾表示希望關閉美國能源部,預計他將被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提名為該機構的負責人。

在佩裡著名的 “哎呦!”時刻 ,即2011年幫助他總統競選脫軌的時刻,在一次共和黨辯論中,當被問及他將取消哪些聯邦機構時,他忘記了能源部的名字。

佩裡是奧巴馬政府氣候政策的強烈批評者,並否認人類正在造成氣候變化。他曾錯誤地說,人為造成的全球變暖“絕不是已成定局的科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稱二氧化碳為汙染物是對國家的不公,而且我相信是對世界的不公,” 佩裡在2014年告訴 《達拉斯晨報》。“我不是科學家,(但)短期來看,我更擔心伊朗改變紐約的氣溫。”

如果獲得批准,佩裡將接替麻省理工學院核物理學家歐內斯特·莫尼茲擔任能源部長。

佩裡曾是美國空軍上尉,擁有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動物科學學士學位。他曾擔任德克薩斯州州長超過14年,在此期間,該州成為美國最大的風力發電生產州,並在頁岩油氣開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德克薩斯州也是美國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領導者,其排放到大氣中的碳汙染量幾乎是加利福尼亞州的兩倍,是紐約州的三倍, 美國能源部資料顯示

作為能源部長,佩裡將負責監管一個對美國能源政策、可再生能源研發以及美國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記錄保持具有廣泛影響的機構。

美國能源部負責管理美國所有的國家實驗室,包括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以及其他實驗室,如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它們共同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科學研究機構之一。

許多國家實驗室都在進行關於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溫室氣體排放源以及可用於減少碳汙染的技術的研究。美國能源部還負責美國的核能研究,並幫助資助全國大學與氣候相關的科學和能源研究。

特朗普的過渡團隊似乎正在審查美國能源部與氣候相關的研究和工作。它上週向美國能源部管理層傳送了 一份問卷,要求詳細瞭解其與氣候和可再生能源相關的活動,並要求提供美國能源部所有參與這些專案的僱員的姓名。

美國能源部週二宣佈,它 拒絕提供 任何個別僱員的姓名給過渡團隊。

“特朗普過渡團隊似乎正在針對那些工作在某種程度上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僱員,鑑於州長佩裡不相信氣候科學,這隻會讓人更加擔憂,”憂思科學家聯盟氣候與能源專案政府事務主任 羅伯特·考文說。

考文說:“鑑於他作為德克薩斯州州長的記錄,我很難看到他帶有偏見地打壓清潔能源,但這表明他們希望消除氣候作為美國能源部政策的關鍵方面。” “或許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可能是佩裡領導的美國能源部在科學恐嚇和科學誠信方面即將發生的事情的預演。”

佩裡的提名受到了科學家和觀察家的褒貶不一的評價,他們支援美國能源部的氣候和可再生能源工作。

特拉華大學無碳電力整合中心主任 傑里米·費爾斯通說:“我們確實知道,裡克·佩裡曾提議廢除該部門,儘管當時他是否明白能源部預算的最大份額用於核武器和安全尚不清楚。” “但這確實為美國能源部支援和進行的重要的能源研究提供了一個警示。”

費爾斯通說,佩裡在能源或核安全方面經驗不足,並且不具備莫尼茲所擁有的技術專長。

考文說,佩裡可能理解清潔能源是一種促進增長的戰略,但這只是包括化石燃料和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政策的一部分。

考文說:“但他當然看到了風能的商業機會,並幫助德克薩斯州成為全國的領導者。” “作為州長,他支援清潔能源授權、一些清潔能源創新,並且是風能和擴大跨州輸電以將風能帶到新市場的真正擁護者。”

哥倫比亞大學薩賓氣候變化法律中心主任 邁克爾·傑拉德表示,佩裡優先事項的早期考驗將是他如何處理美國能源部最不為人知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為電器和工業裝置設定能效標準。

傑拉德說,這些標準有助於減少天然氣、電力和其他形式能源的銷售,佩裡在這些標準上的行動將表明他將是親能源還是親消費者。

世界資源研究所能源專案主任 詹妮弗·萊克表示,佩裡來自一個努力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州,即使該州仍然是化石燃料生產的領導者。

萊克說,但特朗普的反可再生能源議程威脅要逆轉近期清潔能源的發展趨勢。

萊克說:“最近關於特朗普政府能源議程的 訊號 表明將回到更早的時代和過時的能源模式。” “這將破壞數百家小型企業和數千名在清潔能源領域工作的工人。這將與國家向低碳、氣候適應型經濟的轉變相沖突。”

哈佛大學環境經濟學專案主任 羅伯特·斯塔文斯對佩裡的提名直言不諱。

斯塔文斯說:“非常令人失望但並不意外的是,特朗普先生會提名一位五年前曾表示希望取消整個部門甚至不記得其名稱的人擔任能源部長。”

本文經 氣候中心 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於 首次發表 於2016年12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