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秋季,令人難以置信的 10 萬起陰燃的泥炭地火災將印度尼西亞變成了一個霧霾籠罩的地獄景象,空氣中瀰漫著濃煙和化學物質。超過 50 萬人因呼吸道、眼睛和皮膚疾病住院。除了 160 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外,該國還從全球第六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躍升至第四大。
20 年來土地利用的巨大變化助長了火災。在 1990 年代,當局修建了數千公里的運河,以排出飽和的泥炭沼澤,並砍伐了 30 米高的熱帶樹木,主要是為了開墾土地,以大幅擴張油棕和紙漿木材種植園。以前被認為毫無價值的酸性溼地,經過數千年的演變,成為可以儲存大量碳的寶庫。但是,當泥炭地乾燥時,微生物會大量產生二氧化碳,因為它們很容易消耗乾燥的有機土壤物質;景觀也變得非常易燃,火災會將碳排放到空氣中。排乾的泥炭地佔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5% 至 8%,以及土地利用產生的排放量的 25%。
解決方案?讓這些地區再次溼潤起來。印尼政府對巨大的變化感到震驚,於 2015 年釋出了一項前所未有的——有些人說是不切實際的——計劃 (pdf),到 2020 年恢復約 250 萬公頃的乾燥泥炭地。“火災和霧霾太可怕了,特別是對兒童和老人而言。沒有人想再次經歷那種情況,”泥炭地恢復機構 (BRG) 負責人納齊爾·福阿德說。這個成立兩年的機構旨在封堵 25 萬公里的運河,以便地表以下的水位可以再次上升,重新溼潤泥炭——並且,有趣的是,尋找能夠保持這些土地生產力的替代作物。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2017 年,BRG 重新溼潤了前所未有的 20 萬公頃土地。“印度尼西亞正在做的事情令人驚歎,”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的泥炭地專家漢斯·約斯滕說。他說,在過去一年中,印度尼西亞重新溼潤的土地“比歐洲在其整個歷史中所取得的還要多”。儘管如此,這僅佔該國更大目標的 8%。
此外,該計劃的真正關鍵在於恢復生計。成千上萬依賴土地的社群居住在泥炭系統邊緣,其中許多人是在地區被排幹以擴大種植園(種植油棕或用於紙漿木材的金合歡樹)後才搬到那裡的。隨著田地被浸泡以防止火災和釋放碳的微生物活動,該國必須弄清楚如何耕種這些沼澤——一種稱為“沼澤農業”的新型耕作方式——以為當地社群提供收入。
不幸的是,尚不清楚可持續沼澤農業會是什麼樣子。與一萬年的傳統農業相比,沼澤農業是相當新的,約斯滕說。迄今為止進行的研究主要發生在北歐的溫帶泥炭地。熱帶沼澤是另一回事。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泥炭地生態學家拉希魯·維傑達薩說,對於農業來說,它們是地球上最複雜的生態系統。“與礦質土壤相比,一切——從地下水位到 pH 值再到養分水平——都在變化中,”他補充道。
印度尼西亞擁有世界上約 36% 的熱帶泥炭地,正在承擔一項艱鉅的任務:確定可行的作物、開發新的耕作方式並建立新的市場——可能包括碳市場本身。而且它正在與時間賽跑。如果沒有替代的耕作方式,這些土地將繼續流失碳,以至於它們會下沉。“只要系統流失的碳量大於積累的碳量,泥炭地就會繼續下沉到海平面或河流水位,”維傑達薩說。“當達到這個臨界點時,泥炭地農業將不再可能。”
印度尼西亞無法單獨完成這項任務。福阿德說,2017 年,政府為泥炭地恢復撥款約 3500 萬美元,加上來自國際來源的約等額資金,但他指出,該國每年將需要雙倍的資金。全球投資和專業知識以及對印度尼西亞泥炭地命運的既得利益是必需的。
封堵運河
開發商已經排幹了該國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低地地區一半以上的泥炭沼澤,並將它們改造成工業油棕種植園或紙漿木材種植園。為了種植這些單一作物,工程師將水位降至土壤表面以下至少 50 或 60 釐米(油棕),以及地下 1 米(紙漿物種,特別是金合歡)。
這種劇烈的轉變增加了徑流,並阻止了地下水補給。新暴露的河流的沉積物含量高達完整泥炭沼澤中蜿蜒流淌的河流的 550 倍,溫度高出 4 攝氏度。當地社群報告說,旱季缺水更加嚴重,雨季洪水更加頻繁。
印度尼西亞甘帕,一片泥炭地森林被清理,用於種植金合歡以生產紙漿木材。圖片來源:Ahmad Zamroni Getty Images
諾丁漢大學生態學家傑克·裡利研究東南亞熱帶泥炭地已有 25 年,他說,雖然重新溼潤泥炭地將防止火災並減少碳流失,但該國必須推翻泥炭地的主要用途是種植油棕和紙漿樹木的觀念。
正在進行十幾項不同的實地試驗,以確定可以在潮溼泥炭中生長的經濟上可行的作物。在東南亞泥炭沼澤中記錄的 1376 種植物物種中,英國開發諮詢公司 Mott MacDonald 的荷蘭溼地生態學家維姆·吉森已確定其中 81 種是有希望的作物。在佔碑省的一個實地現場,吉森的團隊剛剛安裝了 60,000 株幼苗,包括瓜拉拉雅膠木 (Dyera polyphylla),它產生用於口香糖的乳膠,並且勞動回報高於油棕,以及白千層 (Melaleuca cajuputi),這是一種可以產生多種多樣產品的物種,包括藥用油、蜂蜜、生物炭,尤其是紙漿木材。
亞洲漿紙有限公司也在研究白千層等物種。然而,沒有哪個單一的野生白千層樣本包含所有理想的特性。正如培育出不同的作物品種來表達特定的性狀一樣,野生“品種”內也存在相當大的多樣性。例如,即使是最具生產力的未馴化物種,它們可以在完全潮溼的沼澤中生長,但很可能最多隻能提供紙漿金合歡 30% 到 40% 的產量,而紙漿金合歡是一種產量因數十年的育種而得到提高的作物,吉森說。他說,障礙在於讓公司從長期來看完全不可持續的東西轉向短期來看產量較低的東西。
為此,研究人員渴望找到高價值作物,以幫助支付恢復成本。印度尼西亞茂物國際林業研究中心進行的實地研究重點是生物燃料作物,這是一種選擇。該中心的一位科學家希姆拉爾·巴拉爾說,例如常綠月桂樹 (Calophyllum inophyllum) 或豆科樹 (Pongamia pinnata) 等物種有望用於生物燃料,後者甚至可以用作航空燃料。
還有其他擔憂。目前尚不清楚可以使用什麼樣的機械來大規模種植和收穫作物;傳統農業中使用的重型裝置會直接陷在泥濘中。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減輕機器重量以及收穫潮溼地面所需的行程次數。
國際溼地組織印度尼西亞主任尼奧曼·蘇里亞迪普特拉也擔心許多排乾的泥炭地已經退化到無法耕種的程度。他說,大約 20 種淡水魚類可能會提供更有利可圖、更可行的計劃。已經永久淹沒的低窪地區可以用作人工湖泊進行水產養殖。他指出,魚類價格高於油棕,並且不需要多年才能收穫。
找到最佳作物
鑑於泥炭獨特的水文特性,水位可能不足為奇地成為恢復工作的最大難題。泥炭地由許多圓頂組成——富含碳的土墩,厚達數米,在溪流之間隆起。保護重點是保持圓頂森林覆蓋和飽和。然而,一個“泥炭地水文單元”由一個圓頂以及延伸到邊界水體的相關淺層泥炭組成。淺層泥炭最適合沼澤農業。但是,泥炭地水文單元一部分的農業溝渠甚至可能對數公里之外產生影響,因此必須系統地管理水位。
福阿德表示,BRG 已將巴布亞省和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其他六個省份的近 500 個泥炭地水文單元中的 84 個列為優先恢復區域,影響近 1000 個村莊。目前的法規將水位保持在低於地表至少 40 釐米的水平,而不是油棕種植者偏愛的 50 或 60 釐米,以及金合歡生產者要求的 100 釐米或更多。在最好的情況下,這將減少高達 50% 的排放量並減緩沉降——值得取得進展。但吉森說,仍然乾燥的泥炭頂層將繼續氧化並排放碳。
然而,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是唯一的前進方向,福阿德說。 BRG 必須將水位保持在仍然允許紙漿或棕櫚油生長的水平,但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沉降。在 40 釐米處,BRG 正走在構建更可持續、新興經濟體和損害舊經濟體之間的一條細線上。
吉森同意,面對來自機構和種植園公司的預期抵制,突然強制轉換為僅種植沼澤適應性作物的完全重新溼潤系統註定會失敗。“人們必須有時間擺脫一切照舊的業務模式,”他說。他警告說,目前的策略應被視為向完全重新溼潤過渡的步驟。“[BRG 的] 納齊爾·福阿德承擔著地球上最艱鉅的工作,”維傑達薩說。
隨著地下水位的上升,該機構面臨著來自強大的油棕和紙漿種植園的反彈風險,他們擔心生產力下降。印度尼西亞議會已經將一項為在泥炭地上運營的油棕公司提供稅收減免和保護的法案列為 2018 年的優先事項。印度尼西亞大學經濟和社會研究所一項備受批評的研究估計,該國的泥炭保護政策將在未來五年內造成 53.2 億美元的損失,主要來自紙漿和棕櫚油行業——然而,這遠低於 2015 年火災造成的 150 億美元損失。
更復雜的是,印度尼西亞過去恢復泥炭地或將其轉變為農業的嘗試都失敗了。 1996 年,一項將加里曼丹島南部 100 萬公頃泥炭地轉變為大型水稻種植區的計劃排幹了土地,恰逢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加劇了乾旱,最終導致了類似於 2015 年的大規模火災。隨後,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森林碳夥伴關係於 2007 年啟動了一項耗資 3770 萬美元的嘗試,旨在淹沒、恢復和重新種植 25,000 公頃土地,但由於進展緩慢且持續的森林砍伐而被放棄。
然而,全球綠色增長研究所的可持續景觀負責人安娜·範·帕登堡說,需要大規模的努力來吸引大量投資,該研究所正在為印度尼西亞政府提供諮詢。約斯滕和範·帕登堡表示,目前的研究、投資和市場開發水平“還不夠”。約斯滕說,西方國家可以發揮作用。裡利說,印尼人沒有在歐洲和北美髮展了近一個世紀的泥炭地生態或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
去年 11 月,國際泥炭學會發布了“雅加達宣言”,這是一項協議,專家們將在其中提供建議、提出示範試點專案,以及最重要的是,幫助建立碳監測。“必須有科學的監測措施,特別是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以證明重新溼潤實際上正在減少排放,以及減少了多少,”裡利說。“向前邁進一大步的方法是透過碳市場——一個當地人民擁有所有權的市場,”他補充道。
前普華永道和摩根大通顧問、現任印度尼西亞公司 PT Rimba Makmur Utama 執行長達索諾·哈託諾說,對碳進行貨幣估值將改變遊戲規則,該公司正在開發 卡廷安專案,以保護中加里曼丹島最後一片完整的泥炭沼澤森林之一。在卡廷安 157,000 公頃的土地中,只有 12,000 公頃土地退化到如此程度。該專案涉及 34 個村莊,約有 43,000 人居住。在過去十年中,哈託諾瞭解了泥炭生態系統的脆弱性以及恢復退化土地的成本有多高。
卡廷安專案尚未盈利。他說,該專案最初是對碳市場最終出現的一次非常長期的押注。他的團隊迄今已培訓社群停止焚燒來清理農田,使用有助於保持土壤的覆蓋作物,並採用農林複合經營方式。他已在全球自願碳市場上出售了一些碳信用額。“越來越多的公司願意關注我們的專案併購買抵消額,即使它不屬於任何合規計劃,”哈託諾說。“十年前[這項努力]是關於新的商業機會和碳信用額。現在,它關乎人民。”
對於印度尼西亞人來說,選擇是明確的:珍視泥炭地,否則就會失去它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