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人類:造就我們獨一無二的科學》

《大眾科學》評論《完全白痴弦理論指南》《人類:造就我們獨一無二的科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人類:造就我們獨一無二的科學
作者:邁克爾·S·加扎尼加。Ecco/HarperCollins,2008年

“當我聽到加里森·凱勒說‘身體健康,工作出色,保持聯絡’時,我總是會心一笑,”加扎尼加寫道。在那一句話中,“凱勒捕捉到了人性。” 加扎尼加是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神經科學家,也是許多暢銷書的作者,他以自己輕鬆易讀、對話式的風格,開始探索是什麼讓人類與他們的前輩區分開來。他引人入勝的巡迴考察包括對一些最清晰的科學概念的解釋,以及對藝術、美學、同理心、倫理、賽博格、受審判的動物以及與黑猩猩約會會是什麼樣子的探討。神經科學一直關注於潛在的決定性特徵背後的大腦系統——語言、記憶、情感——這些特徵是人類獨有的,但它通常沒有考慮到凱勒憑直覺傳達的觀點:大多數時候,人類都在思考社會關係。我們真的想保持聯絡。

《完全白痴弦理論指南》
作者:喬治·穆瑟。Alpha,2008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好吧,所以你不是白痴。你仍然會喜歡這本弦理論指南。首先,是對相對論、量子力學、標準模型、時間旅行的可能性等等的易於理解的回顧。然後,是弦理論的替代方案所起的作用。而且,至關重要的是,是以日常的,甚至是輕鬆的語言傳達的對概念的流暢理解。弦理論是統一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主要提議,它將亞原子粒子解釋為微小的振動弦。穆瑟(《大眾科學》雜誌的編輯和作家)強調,微小,是真的微小。弦與原子的關係,就像人類與整個可見宇宙的關係一樣。
未來幾年對弦理論至關重要。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世界上最強大、最昂貴的錘子”,將開始將粒子粉碎成碎片,以瞭解它們是由什麼構成的,並給新型粒子一個形成的機會。但是,儘管LHC充滿希望,穆瑟警告說,統一不會是解決方程式和填寫細節的問題。完成這項工作將需要新的概念輸入。

《黑洞戰爭:我與史蒂芬·霍金為量子力學世界安全而戰》
作者:倫納德·薩斯坎德。Little, Brown,2008年

斯坦福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薩斯坎德對黑洞真實本質的爭論進行了文筆優美的描述,他和荷蘭物理學家傑拉德·特·胡夫特與史蒂芬·霍金進行了這場爭論

“1976年,史蒂芬·霍金想象著將一點資訊——一本書、一臺電腦,甚至一個基本粒子——扔進黑洞。霍金認為,黑洞是終極陷阱,而這一點資訊將不可挽回地丟失到外面的世界。這個看似無辜的觀察結果遠非它聽起來那麼無辜;它威脅要破壞和推翻現代物理學的整個大廈。有些地方非常不對勁;最基本的自然法則——資訊守恆——受到了嚴重威脅。對於那些關注的人來說,要麼是霍金錯了,要麼是三百年物理學的中心沒有保持住……”

“《黑洞戰爭》是一場真正的科學爭論——與關於智慧設計或全球變暖存在的偽辯論完全不同。那些由政治操縱者炮製出來迷惑天真公眾的虛假論點,並沒有反映出任何真正的科學觀點分歧。相比之下,關於黑洞的分歧是非常真實的…… 這不是一場憤怒的敵人之間的戰爭;實際上,主要參與者都是朋友。但這是一場激烈的思想智力鬥爭,發生在彼此深深尊重但又存在深刻分歧的人們之間。”

注意:本文最初的標題為“非常人性化的痴迷——失控的物理學——微觀世界”。

大眾科學雜誌第299卷第4期本文最初以“非常人性化的痴迷 失控的物理學 微觀世界”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299卷第4期(),第102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2008-cUlBcINfES0MdeDIBn3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