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科學》評論:《如何建造恐龍》

另有:《大象的思考》《末日:地震、考古學和上帝的憤怒》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如何建造恐龍:滅絕不必是永恆的
作者:傑克·霍納和詹姆斯·戈爾曼。達頓出版社,2009年

更準確的標題應該是《如何基因改造雞》。但《如何建造恐龍》絕對更吸引人,而且無害。副標題則不那麼樂觀。滅絕,特別是真正古老生物的滅絕,是永恆的,正如作者自己明確指出的那樣。

回到那隻雞。霍納是一位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他的合著者是《紐約時報》的作家),他坦言無論在哪裡工作,他都會手邊放著一副雞骨架,因為它看起來像恐龍。“有時,”他寫道,“我看著它,轉動它……並思考,如果我能稍微改變這些骨骼的生長方式,稍微傾斜這根骨頭,再傾斜那根骨頭,我就能得到一隻恐龍。” 他推斷,骨骼最初是一個胚胎,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透過生物化學手段推動雞胚胎這樣或那樣,“直到孵化出來的不是雞,而是一隻小恐龍,有牙齒、帶爪子的前肢和尾巴?” 這本書描述了這在未來某一天可能會如何實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末日:地震、考古學和上帝的憤怒
作者:阿莫斯·努爾,與道恩·伯吉斯合著。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08年

外行可能會驚訝地得知,地球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對於古代文明的毀滅原因存在強烈分歧。考古學家認為,人類事件——特別是戰爭——摧毀了這些社會;地球科學家則傾向於自然原因——特別是地震。斯坦福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努爾為有爭議的地震理論提供了詳細的證據。他認為,特洛伊、耶利哥、克諾索斯、邁錫尼、哈米吉多頓、特奧蒂瓦坎和佩特拉都位於斷層線沿線或地震多發地區。他用來自《聖經》、《伊利亞特》和其他文獻中描述的可能為地震的事件的文字記錄來佐證這一科學證據。

大象的思考
攝影:卡爾·阿曼。文字:戴爾·彼得森。加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

這本精美的書,包括非洲象的自然歷史和保護狀況,以及近期野外科學家的驚人發現,將使您相信大象是自然界最偉大和最原始的作品之一。正如彼得森在他的前言中所寫

“好的攝影部分取決於攝影師的藝術技巧。它也肯定取決於拍攝物件的藝術價值。我們觀看這組大象的思考,不僅僅是為了欣賞卡爾·阿曼的才華和技巧,更是為了反思真實大象的戲劇性、魅力和神秘感。”

要觀看本書中的照片幻燈片,請訪問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elephant-re­flec­tions

值得關注的書籍:科學與文學

技術生殖時代的性: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和禁忌
作者:卡爾·傑拉西。威斯康星大學出版社,2008年

這兩部劇由口服避孕藥的發明者之一撰寫,戲劇化地展現了生殖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社會變革和爭議。

量子歌詞:詩歌
作者:A.範·喬丹。W. W. 諾頓出版社,2009年

物理學家——最常見的是愛因斯坦——以及物理學本身佔據了這些詩歌。

總和:來自來世的四十個故事
作者:大衛·伊格曼。萬神殿出版社,2009年

一位神經科學家以小說式的短篇故事呈現了死後世界的各種可能性。

注意:本文最初以“評論”為標題發表。

大眾科學雜誌 第300卷 第6期本文最初以“恐龍雞,上帝的行為,自然的傑作”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300卷第6期(),第82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62009-68bLj4m2lSN46W8kpCne3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