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石油 vs. 汽車與科學模仿藝術

石油 vs. 汽車 -- 科學模仿藝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ZOOM:未來汽車全球燃料競賽
作者:伊恩·卡森和維傑·V·維泰斯瓦蘭。 Twelve 出版社,2007年

作者均為《經濟學人》雜誌的記者,他們認為,為了保護環境並減少我們對石油的依賴,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汽車。他們說,石油是問題所在;汽車是解決方案。他們對新一代汽車的時間框架非常樂觀,認為革命已經在日本、矽谷、印度和中國展開——企業家們正在研發氫動力、電力和生物燃料汽車。豐田因在普銳斯汽車中創造了通往未來汽車的墊腳石而受到讚譽。這本書讀起來像是匆忙寫成的(太多的競爭環境需要平衡,而且大師級人物也太多了),但它包含了一些發人深省的見解。

客觀性
作者:洛琳·達斯頓和彼得·加里森。 Zone Books 出版社,2007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本書考察了19世紀科學客觀性的顯著出現。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的達斯頓和哈佛大學的加里森透過探索科學圖集來展開這段歷史(因此本書有150多張引人入勝的圖片)。作者揭示了客觀性軌跡中的三個指導原則:“忠實於自然”,一種理想化的觀察模式(想想早期的植物學繪畫);“機械客觀性”,它揭示了沒有主觀性汙點的物體(想想照片和顯微照片);以及“訓練有素的判斷”,其中主觀解釋逐漸迴歸到科學表徵(想想地球磁場的影像)。不是輕鬆的讀物,但引人入勝。

普魯斯特是位神經科學家
作者:喬納·萊勒。 霍頓·米夫林出版社,2007年

節選:萊勒在神經科學實驗室擔任技術員,試圖弄清楚大腦如何儲存記憶時,也在閱讀普魯斯特。他開始注意到一個令人驚訝的趨同。

“這位小說家預言了我的實驗,”他寫道。這使他開始思考其他曾預見現代科學發現的藝術家,其中包括塞尚、斯特拉文斯基和弗吉尼亞·伍爾夫。

“普魯斯特的深刻見解之一是,我們的嗅覺和味覺承載著獨特的記憶負擔……

“神經科學現在知道普魯斯特是對的。布朗大學的心理學家瑞秋·赫茲已經表明……我們的嗅覺和味覺是獨一無二的感性的。這是因為嗅覺和味覺是唯一直接連線到海馬體的感覺,海馬體是大腦長期記憶的中心。它們的印記是不可磨滅的。我們所有其他感官(視覺、觸覺和聽覺)首先由丘腦處理,丘腦是語言的來源和意識的前門。因此,這些感官在喚起我們的過去方面效率要低得多。

“普魯斯特憑直覺感受到了這種解剖結構……僅僅看著扇貝狀的餅乾並沒有喚起任何回憶。普魯斯特甚至將他的視覺歸咎於最初掩蓋了他的童年記憶。“也許是因為我經常看到這種瑪德琳蛋糕而沒有品嚐過,”普魯斯特寫道,“它們的形象已經與那些貢佈雷的日子脫節了。””

大眾科學雜誌 第298卷 第2期本文最初以“石油 vs. 汽車 科學模仿藝術”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298卷 第2期 (), 第92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2008-7t3gSOfRl8FlzLbHUiBBs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