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火箭來說是一小步,但對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飛船來說卻是巨大的一步:一個私人火箭原型機成功完成了 6 英尺的跳躍,雖然距離很短,但標誌著商業航天公司 SpaceX 開發的新型可重複使用發射系統的一項重大測試取得了成功。
這枚名為“蚱蜢”的火箭在最近於得克薩斯州麥格雷戈的 SpaceX 試驗場進行的測試中,短暫升空,然後用四條蜘蛛般的腿穩穩降落。
SpaceX 官員在 9 月 21 日的測試中表示:“大約 6 英尺的短距離跳躍是“蚱蜢”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 SpaceX 經驗證的獵鷹 9 號火箭可重複使用第一級火箭的關鍵一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蚱蜢”火箭使用了 SpaceX 成功的獵鷹 9 號火箭的第一級,這枚兩級助推器高約 227 英尺(70 米),用於將該公司的“龍”號太空艙和其他有效載荷發射到近地軌道。在“蚱蜢”上,獵鷹 9 號的第一級連線到安裝在四個著陸腿上的鋼製支撐結構上。
SpaceX 官員表示,9 月 21 日的試跳只是系列飛行演示中的第一次。下一個重要里程碑——100 英尺(33 米)的飛行——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的某個時間進行。
SpaceX 的“蚱蜢”專案是開發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可重複使用航天系統的雄心勃勃的努力的一部分。SpaceX 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 2011 年 9 月宣佈了該計劃,當時他表示,它可以大幅降低載人和無人航天的成本。[影片:SpaceX 可重複使用火箭的願景]
“我們將看看這是否有效,”馬斯克在去年公佈該專案時說。“如果它真的有效,那將是非常巨大的。”
SpaceX 對可重複使用火箭的願景包括三個主要要素:可飛回的第一級火箭、可飛回的第二級火箭和一個能夠降落在陸地上的軌道太空艙。與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梭不同,後者是第一艘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SpaceX 的可重複使用火箭不會使用機翼進行下降。相反,它們將利用發動機垂直返回,實現精確定位著陸。
雖然 SpaceX 的“龍”號太空艙目前像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雙子座”和“水星”號太空艙一樣在海洋中進行水上著陸,但該公司計劃對其進行升級,使其能夠在地面著陸,以增強其可重複使用性。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霍桑的 SpaceX 目前正在建造獵鷹 9 號火箭,以便根據與美國宇航局簽訂的價值 16 億美元的合同,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龍”號無人貨運太空艙,該合同要求至少進行 12 次飛行。SpaceX 還為使用其獵鷹 9 號火箭的無人衛星發射安排了客戶。
下一個發射的獵鷹 9 號火箭將於週日晚些時候(10 月 7 日)發射,攜帶一個裝有 1000 磅(453 公斤)貨物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龍”號太空艙。該任務是繼去年 5 月成功進行的演示飛行之後,SpaceX 為美國宇航局進行的首次正式貨物運輸飛行。
SpaceX 官員正在開發“龍”號載人航天器的載人版本,以便在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梭機隊退役後,將宇航員往返於近地軌道。
版權所有 2012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再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