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挪威昨天表示,將投入 1200 萬美元擴大對喜馬拉雅冰川的監測,並幫助該地區社群適應氣候變化。
興都庫什-喜馬拉雅氣候影響適應評估專案將持續五年,由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以及位於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執行。
“總的主題是這些地區的人們深受水過多或過少之苦,” 挪威外交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門副總幹事比約恩·佈雷德·漢森說。“這確實是所有事情的框架——農業、生計……[婦女的作用]。”
喜馬拉雅冰川有時被稱為地球的“第三極”,因為它們為整個東南亞的社群提供淡水。該地區約有 2.1 億人口居住,另有 13 億下游人口依賴部分由冰川和山地積雪補給的河流。
喜馬拉雅冰川的困境去年曾短暫佔據新聞頭條,此前有訊息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犯了一個錯誤,稱該地區的冰川可能會在 2035 年消失,而不是 2350 年。 但儘管 IPCC 搞砸了數字,但氣候對喜馬拉雅冰川的影響仍然是許多科學家和政府長期關注的問題,他們擔心氣候變暖將如何影響該地區的水迴圈。
昨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冰川正在消融,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喀喇崑崙山脈的一些冰川最近推進到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無冰的地區。但在中國喀喇崑崙山脈北部,冰川正在退縮。那裡的融化正在增加冰川湖潰決洪水(或“glofs”)的頻率,這種洪水是由徑流形成的湖泊突然爆發並淹沒附近地區造成的。
附近社群的主要風險
“我們需要弄清楚[喜馬拉雅]冰川的數字,”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總專案副主任馬達夫·卡爾基昨天在墨西哥坎昆聯合國氣候談判的新聞釋出會上說。“事實是冰川正在消融。有些冰川正在推進,但總的來說,它們正在消融,我們需要研究它們。它們是我們未來適應的重要因素。”
美國國際開發署最近的一份報告強調了這一點,該報告上個月警告說,即使喜馬拉雅冰川相對緩慢的萎縮,也會給附近社群和那些依賴高山冰雪融水河流的人們帶來重大風險。
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報告警告說:“即使冰川融化發生微小變化,也會對高亞洲下游地區產生重大影響。”
但是,由於缺乏資料,瞭解氣候與冰川之間相互作用的努力受到了阻礙。科學家們掌握了關於特定冰川的資料,並且能夠找出一些趨勢,但資訊過於稀疏,無法清楚地描繪出整個區域的冰川融化速度——有時甚至在同一山脈內——以及這與它們過去的表現相比如何。
部分問題在於到達位於高海拔地區的冰川。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報告稱,研究最多的喜馬拉雅冰川大多是最容易到達的,通常是那些位於較低海拔地區的冰川。
高海拔難題
這至關重要,因為最高海拔地區的冰川(那裡的溫度更可能保持在冰點以下)的行為與較低海拔地區的冰川不同。對於從低海拔延伸到高海拔的冰川,在低端(冰川的“末端”)進行的測量可能無法告訴科學家太多關於同一冰蓋在山脈更高處的行為方式。
科學家們還在試圖弄清楚氣溶膠顆粒——包括煙塵的一種成分,稱為黑碳——在影響喜馬拉雅冰川行為方面所起的作用。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大氣科學實驗室負責人威廉·劉表示,他的研究表明,黑碳可能與溫室氣體一樣,成為喜馬拉雅地區變暖的原因。
黑碳顆粒吸收太陽的熱量,使大氣變暖。當黑碳落在白色冰雪上時,它會降低冰川反射陽光的能力——為混合物增加另一個熱源。
他說:“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認為,‘好吧,溫室效應是這些高山冰川移動速度加快的原因。’ 但另一種可能性是來自黑碳和其他吸收性氣溶膠(包括塵埃)的貢獻。”
不過,他說,“我們並不是說全球變暖不重要。”
記者 Lisa Friedman 和 Jean Chemnick 從墨西哥坎昆發回報道。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