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表明,為了變得更具創造力,我們應該開始從組成部分的角度思考常見物品,將它們的名稱與其用途分離。
當我們想到一個物體——比如蠟燭——我們傾向於同時想到它的名稱、外觀和用途。我們對蠟燭的工作方式以及我們可以用它做什麼抱有期望。心理學家稱這種僵化思維為“功能固著”。
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博士後研究員託尼·麥卡弗裡開發了一種兩步“通用部件技術”,該技術訓練人們克服功能固著。首先,將手頭的物品分解成基本部件,然後以不暗示含義的方式命名每個部件。使用他的技術,蠟燭變成蠟和繩子。將燈芯視為繩子是關鍵:稱其為“燈芯”意味著它的用途是點燃,但稱其為“繩子”則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他在三月份發表在《心理科學》雜誌上的研究,接受過這種技術培訓的受試者很容易掌握它,並且比沒有學習該技術的受試者多解決了 67% 需要創造性洞察力的問題。例如,當給出金屬環和蠟燭並要求將環連線在一起時,那些命名蠟燭通用部件的人意識到燈芯可以用來捆綁環。另一個問題要求受試者用接線柱、電線和螺絲刀構建一個簡單的電路板——但電線太短。那些將螺絲刀的軸重新命名為“四英寸長的金屬”的人意識到它可以用來橋接間隙並導電。
麥卡弗裡已使用他的通用部件技術來幫助工程師解決現實世界的工業問題,並且他正在將其改編成一個軟體程式,供需要在工作中獲得創造性洞察力的專業人士使用。但他也表示,這項技術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有用。他注意到院子椅子的靠背是一塊堅固的弧形塑膠,他用它來鏟樹葉堆。他還意識到他可以使用活頁夾將傾斜的樹苗固定到排水溝的邊緣。“問問自己:我對部件的描述是否暗示了用途?” 麥卡弗裡解釋道。從描述中刪除“活頁夾”, “夾子”突然顯得無限可能。[有關這項研究和其他關於創造力的研究的更多資訊,請參見第 2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