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份新報告警告說,盜獵和非法貿易正迫使印度尼西亞最後的虎種走向滅絕。這些由野生動物貿易監測網路TRAFFIC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彙編的調查結果表明,在1998年至2002年間,每年有50只蘇門答臘虎遭到盜獵,導致野外僅剩下不到500只。
印度尼西亞已經失去了兩個虎種:爪哇虎在1980年代滅絕,而巴釐虎僅存活到1930年代。蘇門答臘虎目前受到法律保護,但報告作者諾蘭·馬格努斯和克里斯·R·謝潑德指出,罰款和監禁的威脅不足以阻止大量的虎器官貿易。這種動物的許多器官被出售用於傳統醫學,它們的皮毛也很有價值。秘密調查發現,在24個城鎮中的17個城鎮有虎器官出售。總體而言,在訪問的商店中,有20%的商店出售虎器官,特別是作為護身符或裝飾品出售的牙齒和爪子。“加強和改進執法是拯救蘇門答臘虎的唯一途徑,”謝潑德說。
除了盜獵之外,這些動物還受到棲息地喪失的威脅。報告顯示,只有8%的虎棲息地受到保護,而伐木和定居已將其整體活動範圍限制在僅佔該島四分之一的區域。“世界各地的老虎都受到盜獵、棲息地喪失以及與附近人類居民衝突的威脅,”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物種專案主任蘇珊·利伯曼說。“現在,蘇門答臘虎正處於滅絕的邊緣。由於數量如此之少,人們懷疑該種群是否仍然具有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