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週三宣佈,布吉納法索政府已批准科學家在今年或明年任何時候釋放基因工程改造的蚊子。這是在該地區利用生物工程消除瘧疾的更廣泛努力中的關鍵一步。
科學家希望本月能實施的這次釋放,將是首次在非洲野外釋放任何基因工程改造的動物。雖然這些蚊子本身不攜帶任何與瘧疾傳播相關的突變,但研究人員希望 它們的釋放以及為此所做的工作,將有助於提高監管機構和當地人對該研究的認知和對科學的信任。這也將為未來的釋放提供資訊。
布吉納法索、馬裡和烏干達三個非洲國家的研究團隊正在為最終釋放“基因驅動”蚊子奠定基礎,這些蚊子將攜帶一種突變,從而顯著且快速地減少蚊子數量。基因工程改造的蚊子已經在 巴西 和 開曼群島 等地釋放過,儘管帶有基因驅動的動物從未在野外釋放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非洲,該專案的成功不僅僅取決於基因工程的科學。蚊子將被釋放地區的居民必須同意,研究人員必須配備和維護實驗室來處理基因改造的動物,監管機構必須接受這項新技術。即將到來的蚊子釋放是對整個系統的一次壓力測試。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瘧疾主管菲利普·韋爾科夫說:“我們看到所有其他和科學本身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部分都已就緒,並且正在按順序執行。”該基金會投入了 7000 萬美元來支援這三個國家的研究團隊。
負責協調三個非洲國家以及英國和義大利研究團隊的“目標瘧疾”專案利益相關者參與主任德爾芬·蒂齊說,布吉納法索國家生物安全管理局於 8 月 10 日批准科學家釋放多達 10,000 只基因工程改造的蚊子。該政府的決定於週三在布吉納法索公開。
這些蚊子與其“基因驅動”的同類不同,並非旨在對昆蟲數量產生持久影響。它們有一種叫做“不育雄性”的突變——釋放的所有雄性蚊子都無法生育後代,布吉納法索的首席研究員阿卜杜拉耶·迪亞巴特說。
幾乎所有的蚊子都是雄性,但可能不到百分之一是雌性——雌性是該物種中唯一會叮咬的成員。迪亞巴特說,如果它們咬了人,也不會傳播任何基因改造的物質。
蒂齊說,該小組將釋放的所有改造蚊子也比天然蚊子弱,因此它們應該會在幾個月內死亡。
科學家計劃本月在巴納村釋放蚊子,該村位於該國西部,靠近科學家工作的研究實驗室。該村的六位領導人於 2018 年 5 月簽署了該專案。
蒂齊說,週二,巴納的居民以及科學家一直在進行研究的另外兩個附近村莊的居民被告知了政府的決定。
在布吉納法索領導該小組外展工作的莉亞·帕雷告訴 STAT,很少有巴納居民對該專案提出擔憂。她的團隊努力解決關於他們工作背後科學的問題——包括關於這些“不育雄性”是否會以某種方式將這種不育狀態傳遞給人類的擔憂。(事實並非如此。)她的團隊甚至請來了語言學家,並與村民合作,用當地語言迪烏拉語開發了一套標準的科學短語詞彙,迪烏拉語中沒有“基因”這樣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