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尋找萊姆病驚人流行率的替罪羊

罪魁禍首是什麼?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對蜱蟲以及這些吸血蟲攜帶的萊姆病的恐懼是有充分理由的: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每年報告大約 30,000 例萊姆病病例。由於大多數病例都未上報,因此真正的病例數更像是 300,000 例,疾控中心在 8 月份估計。疾控中心萊姆病流行病學和監測負責人保羅·米德當時表示,這個新數字“證實萊姆病是一個巨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當研究人員努力解釋萊姆病的流行率時,一些人已將焦點從長期以來一直被詬病的攜帶成年蜱蟲的鹿轉移到較小的罪魁禍首身上。白足鼠是幼蜱的宿主,尤其擅長將導致萊姆病的細菌伯氏疏螺旋體從一代蜱蟲傳播到下一代。

老鼠也是一種機會主義者,在其他物種無法生存的地方茁壯成長。隨著人類發展將森林分割成更小的碎片,即使其他動物消失,白足鼠的密度也會增加。“它是一種動物雜草,”巴德學院生物學教授費利西亞·基辛說。“任何導致這些老鼠數量激增的因素都值得關注。” 清除捕食者可能會導致這種激增。2012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近幾十年來萊姆病的發病率與赤狐數量的下降有關,而不是與鹿的數量有關,赤狐以老鼠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野外測試關於萊姆病的想法極其困難。因此,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最好的保護措施是多樣化的動物種群,它可以控制或稀釋白足鼠的影響。其他人則認為,針對允許蜱蟲繁殖的鹿仍然是更好的策略。與此同時,當研究人員爭論與萊姆病有關的物種的相對重要性時,伯氏疏螺旋體的狀況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