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包含其所居住身體的地圖,神經元專門用於感知或控制特定部位——研究表明,這種表徵可能存在相當大的迴旋餘地。 2016年,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實驗,讓受試者短暫地感覺自己的一隻手上有第六根手指(一位受試者驚呼“巫術!”),2020年,另一個研究小組無限期地延長了這種感覺。第二個小組在其最新的工作中更進一步,該工作發表在《認知》雜誌上,旨在讓參與者感覺自己有第六根手指——並控制這根隱形手指的感知長度。
為了體驗這種心理錯覺,參與者將雙手放在桌子上,雙手之間有一個垂直鏡子,鏡子的位置可以顯示右手在左手應該在的位置上的反射。 從拇指開始,實驗人員在每根手指的頂部上下撫摸兩次,同時撫摸右手和左手。 當他們到達小指時,實驗人員撫摸了右手小指的頂部和左手小指的內側。 最後,他們在右手小指旁邊的桌子上進行了 20 次雙重撫摸,同時撫摸左手小指的外側,從而在左手上產生了一種自我報告的隱形第六根手指的感覺。
“老實說,這很可怕,”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神經科學研究生、新論文的第一作者丹尼斯·卡德特說。“即使我們瞭解了所有正在發生的事情,這種錯覺也不會消失——這是一種非常引人注目的感覺。”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她的團隊最新的研究中,桌子上的撫摸有時是普通小指長度的一半或兩倍。 隨後,20 名右撇子參與者使用機械滑塊來指示新手指的感受長度——報告稱,他們感覺新手指平均比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小指分別短約 1.5 釐米或長約 3 釐米。 這些差異表明,額外的手指不僅僅被視為重複的小指,而是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實體。
卡德特說,除了其關於人類自我意識的有趣的哲學意義之外,這項研究對於使用機器人肢體的人也可能有用。 她說,機械附屬物可能會透過這些大腦錯覺將感覺傳遞到附近的身體部位,即使對於具有複雜“瑞士軍刀式”功能的肢體也是如此。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機器人專家艾蒂安·伯德特說,這項實驗做得很好,他研究了天生六指的人的單手能力,但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未來的研究可以探索這種現象是否適用於額外的小指以外的部位; 伯德特說,如果他想創辦一家制造機器人身體部件的公司,“我會從手臂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