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智的建議:研究人員一致認為,令人困惑的新型禽流感應認真對待

現在是記住H和N流感數字新組合的時候了。自從H7N9出現以來,它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並表明它可能對人類致命

4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透露中國發現三人感染了一種新型禽流感,一種名為H7N9的甲型流感病毒在全球傳染病雷達上爆發。自那時以來,已確診77例病例(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16日下午1點),病毒已從中國最大的特大城市上海和周邊幾個省份蔓延至首都北京,向北超過950公里。病例數量以驚人的速度激增:H7N9感染病例已經超過了去年所有受影響國家觀察到的H5N1禽流感病例總數。

雖然新病毒似乎沒有H5N1那麼致命(在約60%的已知病例中致命),但它仍然具有可怕的殺傷力。 迄今為止,已有16人死於H7N9,許多人仍處於危急狀態。 至少到目前為止,這種新毒株引起的輕度感染病例仍然是少數。

“這是一種非常非常嚴重的疾病,而且發展迅速,”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流感流行病學家蒂莫西·M·烏耶基上週在中國醫生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最初三個病例的報告後表示。“它與H5N1相似,但基於三個病例和有限的資料進行比較有點困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新型病毒已使流感專家高度警惕。 與H5N1一樣,H7N9禽流感病毒似乎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研究人員認為它是從受感染的鳥類傳播給人類的。 但後者已經獲得了一些遺傳變化,表明它至少部分適應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 例如,研究人員在受體結合位點發現了一個變化,該位點決定了它可以感染哪些型別的細胞——鳥類中的細胞或人類上呼吸道中的細胞,季節性流感病毒在那裡附著和入侵。 H7N9正逐漸變得更擅長入侵哺乳動物的呼吸道。

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密切關注局勢。 鑑於病毒的突變和病例的迅速增加,該機構正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當你把所有這些放在一起考慮時,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訊號。 在過去幾周裡,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種訊號的嚴重性有所減輕,”世衛組織衛生安全和環境助理總幹事兼該機構高階流感專家福田敬二說。 這個總部位於日內瓦的組織正在努力確定,如果必須製造和使用H7N9疫苗,需要做好哪些準備,以及在需要時可以多快部署抗病毒藥物。

最大的問題是:H7N9會像H1N1一樣嗎?H1N1是2009年4月爆發的豬流感大流行? 還是會像H5N1一樣?H5N1是一種偶爾從家禽傳播給人類的病毒,構成揮之不去的威脅——一種尚未演變成重大公共衛生威脅,但也永遠不會消失的威脅。

現在判斷新病毒將走哪條路還為時過早。 事實上,H7N9具有一些特質,可能會使其歸為一類。 最重要的是該病毒在家禽中的低致病性(在流感術語中為“低病原性”)。 它不會殺死雞和其他家禽; 在這一點上,它甚至似乎沒有使它們生病。 H5N1是一種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它會消滅家禽群。 高致病性病毒對農民來說是災難,但死鳥至少可以幫助當局找到病毒,以便他們嘗試根除它。 相比之下,H7N9在環境中幾乎是隱形的。 來自中國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的科學家透過在活禽市場上檢測雞和鴿子發現了該病毒,但當局仍然不知道該病毒傳播了多遠或有多少種動物可能被感染。

明尼蘇達大學禽流感專家兼名譽教授大衛·哈沃森說:“這將真的真的更難處理。” “你沒有這種死亡率來指導你,所以你必須到處尋找健康[動物]種群中的病毒。 然後一旦你找到它,你打算怎麼辦? 很可能你到處都會有它。 這比高致病性病毒糟糕得多。”

總部位於巴黎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一位高階官員對此表示贊同。 世界從未見過像H7N9這樣的H7型流感病毒,亞歷杭德羅·蒂爾曼說,他指出以前大多數人類H7感染都是輕微的,通常只引起結膜炎或紅眼病。

“沒有任何線索可以幫助我們,”蒂爾曼說。 “唯一的事情是:不要僅僅根據以前的經驗採取預防措施,因為很可能這次又會是獨一無二的。 我希望它會發生變異並消失,然後變成某個地方的散發性低致病性病毒……[但是]我們不能放鬆警惕,因為我們不能像對待任何其他低病原性[病毒]那樣對待它,因為它對人類的侵襲性如此之強。”

唯一的希望? 感謝H5N1和H1N1,調查這種新型禽流感並計劃應急響應的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官員都經驗豐富。 福田說:“我們更有經驗了。 我認為,我們只是準備得更充分了。”

Helen Branswell is STAT's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ublic health reporter. She comes from the Canadian Press, where she was the medical reporter for the past 15 years. Helen cut her infectious diseases teeth during Toronto's SARS outbreak in 2003 and spent the summer of 2004 embedded at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2010-11 she was a Nieman Global Health Fellow at Harvard, where she focused on polio eradication. Warning: Helen asks lots of questions.

More by Helen Branswe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