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新型艾滋病藥物的潛在靶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聯合國最近的一份報告估計,全球有 4000 萬人感染了 HIV,即導致艾滋病的病毒。 因此,對新型藥物的需求以對抗這種疾病變得愈發迫切。 為此,今天《自然》雜誌線上發表的研究結果帶來了新的希望。 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新的潛在藥物靶點,可能有助於揭示人體對抗該疾病的先天防禦機制。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就已知道一種名為 Vif 的小蛋白質在確保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IV 的複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瞭解 Vif 的作用,倫敦國王學院的邁克爾·馬林 (Michael Malim) 及其同事研究了感染了一種缺乏 Vif 的 HIV 的免疫系統 T 細胞。 該團隊發現,當這種蛋白質不存在時,T 細胞能夠保護自己免受病毒侵害。 具體而言,CEM15 基因似乎會干擾病毒的生命週期,使後代無害。

結果指向了新的藥物靶點。“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種方法來阻止 Vif 的作用,”馬林說,“這將使 CEM15 能夠正常工作並阻止 HIV 的傳播。” 然而,關於 Vif 仍有很多未知之處。 在開發新藥之前,還需要進一步闡明其確切的作用過程,以及鑑定可以結合並抑制細胞內蛋白質的物質。“這非常雄心勃勃,”馬林指出,“但我們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內看到 Vif 被開發為新的治療靶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