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找艾滋病疫苗,但經歷了無數次虛假的開端和反覆失敗的試驗,曾經光明的希望蒙上了失望的陰影。去年秋天,隨著泰國最新的 III 期試驗的訊息傳來,這種熟悉的搖擺再次顯現。最初對保護性結果的歡呼聲讓位於失望,因為重新分析表明,這種保護作用可能僅僅是偶然。然而,這項試驗並沒有完全打破人們對艾滋病疫苗的希望,反而鼓舞了一些研究人員,他們在這場對抗致命疾病的戰鬥中看到了新的線索。
泰國的臨床試驗耗資 1.05 億美元,招募了 16,000 多名受試者,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艾滋病疫苗試驗。該試驗於 2003 年開始,去年 9 月公佈的早期結果顯示,疫苗(一系列被稱為 ALVAC-HIV 和 AIDSVAX B/E 的藥物接種)具有微弱但統計學上可靠的益處。但在 10 月,在巴黎舉行的一次會議上釋出了包含各種統計分析的完整報告,引起了更大的懷疑。具體而言,在試驗期間,74 名接受安慰劑的人感染了 HIV,而 51 名接種疫苗的人感染了 HIV,這產生了 31.2% 的保護效果。然而,如果將試驗開始時被發現感染 HIV 的 7 人(安慰劑組 2 人,疫苗組 5 人)包括在內,有效性將降至 26.4%。
斯克裡普斯研究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的免疫學家丹尼斯·伯頓說:“關於這項試驗,仍然存在大量不確定性。”受試者屬於低風險和中等風險群體,例如處於一夫一妻制關係的異性戀者,而不是靜脈注射吸毒者等高風險群體。“涉及的數字很小,”他補充說,並指出,從統計學角度來看,保護效果可能是純粹偶然的結果。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如此,許多研究人員仍然確信,這項試驗提供了大量資料可供研究。“這提供了更多證據表明艾滋病疫苗可能是可行的,”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的傑羅姆·金說,他是泰國試驗研究(發表在 10 月份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合著者。“我們邁出了一小步,”金說。“這不是本壘打,但它為未來的工作打開了大門。”疫苗支持者還指出了從失敗的默克 STEP 試驗中吸取的教訓。該疫苗試驗於 2007 年停止,僅達到 II 期,但即便如此,它也沒有讓研究人員回到原點。他指出,它表明瞭如何阻止某些 HIV 毒株感染細胞,並提供了有助於解釋泰國結果的資料。去年 11 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對 STEP 試驗的新分析提供了一個警告,即用於傳播滅活 HIV 毒株的載體(腺病毒,也用於其他疫苗開發工作)實際上可能會使免疫系統更容易受到感染,因為它會將易感 T 細胞募集到粘膜,在那裡它們更有可能在性活動期間被感染。
尋找疫苗已成為一項日益緊迫的任務。儘管治療取得了進展,但 HIV/AIDS 仍然無法治癒。全球每天約有 7,000 人感染 HIV,在美國,每年報告約 66,000 例新病例。防止人們感染病毒將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並大大降低與治療相關的醫療保健成本。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的拉斐爾·多林說,疫苗是“真正控制這種可怕的大流行的唯一最佳方法”,他也是 10 月份論文的隨刊評論的作者。
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啟動免疫系統,使其識別目標病原體並在檢測到時攻擊它。為了抵禦 HIV,研究人員引入了一種疫苗 (ALVAC) 來誘導 T 細胞反應——從而警告免疫系統——稍後又引入另一種疫苗 (AIDSVAX) 來刺激抗體反應。在先前對靜脈注射吸毒者的 III 期試驗中,AIDSVAX 沒有奏效。賽諾菲巴斯德公司生產的 ALVAC 尚未單獨進行測試。
將這兩種藥物一起使用引起了疫苗界的關注。伯頓與另外 21 位研究人員共同撰寫了 2004 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批評選擇對兩種從未單獨證明有效性的疫苗進行 III 期試驗。然而,試驗合作者將其決定建立在先前的研究基礎上,即聯合方法可以比單一疫苗更好地促進輔助性 T 細胞反應。
儘管早先有所懷疑,伯頓還是受到了試驗結果的鼓舞。“我覺得現在比過去一段時間更樂觀了,”他說。研究人員正在開展一系列新的實驗,以將泰國的研究結果付諸實踐。現在將檢查試驗志願者的免疫反應——特別是中和抗體以及 T 細胞中的細胞免疫——有些人將接受後續的加強注射,以觀察保護作用是否可以持續。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將嘗試在猴子身上重現泰國的結果,以驗證使用多個低劑量的新動物模型。最近的其他研究表明,提供保護所需的抗體數量低於之前的估計,這可能會使疫苗更容易研製。
事實上,全新的、有希望的候選疫苗目前正在進行動物試驗,包括美國軍方正在進行的針對亞型 A、C 和 E(而不是泰國亞型 B)的疫苗。其他組織——包括國際艾滋病疫苗倡議組織 (IAVI)、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和瑞士非營利組織 EuroVacc——以及製造商也在開展其他疫苗的研究。“科學確實在進步,”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IAVI 總裁兼創始人塞思·伯克利說。所有面對疫情的人都希望這種勢頭能夠儘快獲得回報。
注:本文最初以“重燃希望”為標題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