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思想

對超自然現象的信仰可能源於人類認知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上帝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祂的追隨者肯定是存在的。幾乎每種文明都崇拜某種超自然力量,這表明人類天生就相信某種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存在。但是為什麼呢?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在缺乏物證的情況下,對某種東西的信仰如何幫助早期智人的生存?

哈佛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斯蒂芬·傑·古爾德和理查德·萊溫廷提出,宗教思想是更具體地幫助人類繁榮的傾向的副作用。也許最原始的是我們的“能動性探測器”,即推斷他人存在的能力。如果遠處的草叢沙沙作響,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可能有人或物潛伏在那裡。這種傾向具有明顯的進化優勢:如果我們是對的,我們就已經警告自己附近有捕食者。(如果我們錯了,也無傷大雅,我們可以回去採摘漿果。)

此外,人類本能地構建敘事來理解可能看似雜亂無章的事件。《黑天鵝》的作者、風險工程學教授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稱之為“敘事謬誤”——即使機會決定了我們的境遇,我們也會編造因果故事來解釋我們周圍的世界。擁有全能且不受自然探究約束的神祇可以用來解釋任何神秘事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最後,人類可以想象他人的想法和意圖,並想象它們與我們自己的想法和意圖不同,這種特質被稱為心智理論。這種情況在自閉症兒童身上會嚴重減弱,但它對於成為人類來說是如此 fundamental,以至於它可能是文明的必要先決條件。從想象另一個人的思想(即使你無法直接接觸到它)到想象神靈的思想,只是一個小小的步驟。

總而言之,使人類社會花園蓬勃發展的進化適應也為對上帝的信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當然,我們不可能回到早期文明來嚴格檢驗這些想法,因此,也許關於神意的又一個想法將不得不等待驗證。

邁克爾·莫耶是《大眾科學》負責物理學和太空報道的編輯。此前,他在《大眾科學》雜誌工作了八年,擔任文章編輯。他的文章《通往第十維度的旅程》榮獲2005年美國物理學會科學寫作獎,並曾出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有線電視新聞網、福克斯新聞和探索頻道。他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物理學。

更多作者:邁克爾·莫耶
大眾科學雜誌 第301卷 第3期本文最初以“宗教思想”為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301卷第3期(),第92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909-92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