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經濟可能帶來的經濟機遇的證據正在不斷增加。潛在的環境影響也很明顯。向迴圈經濟——旨在減少、再利用和回收材料的系統——的轉變可以解決全球 70% 的溫室氣體排放。隨著益處的積累,這種轉型正成為全球政策制定者的關注重點。但是,對於什麼是迴圈經濟以及如何實現迴圈經濟,仍然存在許多困惑。
一種常見的誤解是,迴圈經濟僅僅是回收利用的品牌重塑——即回收和再加工廢棄材料以用於新產品。這種看法之所以得到加強,是因為在近 80% 的迴圈經濟定義中,回收利用是最常見的組成部分。但是,儘管回收利用是一個重要因素,但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在開始回收利用之前,產品生命週期中還有幾個步驟需要解決,例如重新設計產品和流程,以便它們使用更少的原始材料,以及重複使用物品而不是丟棄它們。可以採用諸如共享和維修之類的新型商業模式。這些方法優先考慮智慧設計,以延長產品的有用壽命,然後再進入回收階段。這些步驟與迴圈經濟的中心目標一致:透過消除浪費的概念來提供經濟生產力。
與諸如再利用或減少之類的早期干預措施相比,回收利用經常被批評為不足。的確,迴圈經濟需要的遠不止回收利用。但是,回收利用仍然是從資源中提取價值的基本策略,其對當前全球 8.6% 的迴圈性的貢獻就證明了這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提高回收率,我們需要認識到,廢物和資源回收部門位於供應鏈的末端,通常被稱為生命週期結束階段。該部門對其收集的材料和資源的影響力有限。如果在上游做出更有效的改變,例如在產品設計、材料使用、製造、回收基礎設施和消費者行為方面,回收利用可能會得到改善。
許多國家、機構和組織需要提高資源回收率,並擺脫最廉價的廢物管理解決方案,例如垃圾填埋和焚燒。這是實現迴圈經濟的關鍵障礙。在澳大利亞,2018 年,與其他高收入國家類似,該國無法再向中國出口廢物(包括塑膠和紙張回收物),這嚴重擾亂了回收途徑。這導致回收物在短期內被直接送往垃圾填埋場。僅塑膠而言,澳大利亞就需要將其國內塑膠回收能力提高 150%,這突顯了需要採取一系列迴圈經濟戰略。
向迴圈經濟的轉型將需要進一步的跨部門合作,並投資於旨在提高回收率、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原材料消耗、延長產品壽命和增加可再生資源利用的舉措。一個例子是所謂的“維修權”立法,該立法要求製造商修改產品設計並提供零件,以便消費者可以修理產品。“維修權”正在歐洲電子產品領域被採納,但也可能適用於其他產品。另一個例子是英國對不包含至少 30% 再生塑膠的塑膠包裝徵收每噸 200 英鎊(226 美元)的稅。這種方法正在推動市場對再生材料的需求,並鼓勵企業採用再生塑膠解決方案。
澳大利亞政府還對主要材料(包括輪胎、塑膠、玻璃、紙張和紙板)實施了廢物出口禁令,並宣佈投資 10 億澳元(約合 6.2 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以提高該國回收和再製造廢棄材料的能力。產品責任管理計劃,無論是政府強制性的還是自願性的,都將要求製造商和消費者對其產品在整個生命週期(包括其生命週期結束階段)負責。這項舉措鼓勵企業確保其產品可以回收利用,例如透過改進產品設計,或者在尚不存在收集和回收解決方案的情況下實施這些方案。
最終,我們需要打破品牌所有者、製造商以及從事廢物管理和資源回收業務的公司之間的傳統界限,轉而 стимулировать 協作夥伴關係。例如,九家公司聯合起來建立了一個迴圈供應鏈,他們利用澳大利亞設計的高階回收技術捕獲軟塑膠廢物並將其轉化為雀巢奇巧巧克力棒包裝紙。此過程將廢塑膠轉化為食品級塑膠,形成一個連續的迴圈。
在向迴圈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技術和社會層面的創新都至關重要。需要進行此類轉變,以透過減少消費以及增加再利用和回收來消除浪費的概念。政府、行業、非營利組織和研究機構之間的本地和全球合作將有助於解決特別棘手的廢物問題,例如海洋中的塑膠。
當然,迴圈經濟遠不止回收利用。但是,更多地關注這一基本過程是實現更大目標的有效策略。
本文是 《自然瞭望:迴圈經濟》的一部分,這是一份由谷歌提供 финансовой 支援的編輯獨立增刊。 關於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