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排放量創紀錄飆升,加劇溫室氣體吸熱效應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年度溫室氣體指數發現,去年溫室氣體吸收的熱量比1990年增加了近50%。

Moody sunset scene of steam/pollution

在德國奧伯豪森寒冷的冬日裡,一家化工廠和一個焦化廠冒出蒸汽和廢氣。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氣候連線 |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資料,由於排放量持續快速上升,2021年溫室氣體吸收的熱量比1990年增加了49%。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上週釋出了其“年度溫室氣體指數”。該指數基於過去63年中在全球範圍內採集的數千個空氣樣本;該機構表示,這種觀測方法意味著它“幾乎沒有不確定性”。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局長裡克·斯平拉德表示:“我們的資料顯示,全球排放量繼續以驚人的速度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報道的未來。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現,二氧化碳(含量最多且壽命最長的氣體)在過去10年中以最快的速度擴張。但最強大的全球變暖氣體也打破了紀錄:甲烷的增加幅度比至少自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開始其目前的測量記錄)以來的任何時期都大。NOAA發現,2021年排放的甲烷比1984-2006年期間高出15%,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62%。

負責每年為NOAA全球監測實驗室編寫該指數報告的研究化學家斯蒂芬·蒙茨卡表示,三分之二的甲烷排放來自飼養牛等農場動物,以及來自溼地中因二氧化碳而變暖的微生物。這種組合很難緩解,一氧化二氮也是如此,一氧化二氮是一種主要由化肥排放的溫室氣體,這意味著減少它可能會影響糧食供應。

但蒙茨卡說,三分之一的甲烷來自人類可以控制的來源: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甲烷作為一種變暖劑比二氧化碳強30倍,但其持續時間只有大約9年,而二氧化碳則長達數個世紀。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全球任何地方的甲烷排放量因減緩而減少,”蒙茨卡說,“但在一些地區,我們正處於尋找減排的有利位置。”

美國物理學會本月釋出的一份報告斷言,“美國並未有效監測石油和天然氣作業的甲烷排放。”

預測氣候變化的影響

除了甲烷、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之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還統計了自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以來出現的其他18種化學物質,它們也是全球變暖氣體。其中包括兩種被稱為氯氟烴的人造超級變暖氣體,已被條約禁止。

隨著這些溫室氣體排放的積累,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成倍增加,表現為更頻繁的極端天氣,如干旱、野火和熱浪。因此,研究人員正在測試更多預測此類事件的方法,包括使用人工智慧或強大的計算機在大資料中尋找預測模式。

例如,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的官員最近開發了一種方法,可以在火災高峰期出現“數月”前對其進行預測。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對自1984年以來的每一次野火都使用了機器學習技術,發現冬季和春季空氣乾燥程度的增加先於夏季野火的蔓延。

對於乾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新的、更便宜但也更精確的探測器的分佈可以更好地估計不斷減少的水供應。這些裝置大約有兩張信用卡大小,可以放置在距離小溪幾碼遠的地方,並使用高頻無線電波來測量水的深度。

這些裝置不需要專家安裝,它們的普及可以使社群“更深入地瞭解其長期用水量和供水量”,並且可以用來制定有關未來用水的艱難政策決策,據該大學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實驗室頻繁合作的環境研究合作研究所稱。

經POLITICO, LLC許可轉載自E&E News。版權所有2022年。E&E News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