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洪水或將“考驗”美國中西部地區的防禦能力

降雨和融雪已導致河流衝破了從明尼蘇達到密蘇里的堤壩

在美國中部地區遭遇強冬季風暴之後,歷史性洪水爆發。到三月中旬,內布拉斯加州、愛荷華州、南達科他州和威斯康星州的幾條溪流和河流的水位已升至歷史最高水平。

隨著氣溫升高和暴雨持續襲擊冬季積雪深厚的地區,從明尼蘇達到密蘇里的低窪社群正在為密西西比河流域自 1993 年以來可能發生的最嚴重洪水做準備。

這個週末,內布拉斯加州和愛荷華州密蘇里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城鎮遭遇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洪水,造成兩人死亡,並迫使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以南的社群撤離。

截至昨天,重點正在向南和向東轉移,先是堪薩斯城,然後是密蘇里河和密西西比河在聖路易斯以北的匯合處。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位於聖路易斯的密西西比河城市和城鎮倡議組織執行主任科林·韋倫坎普說:“我們預計未來幾周將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這將考驗我們一些成員城市的極限。”

陸軍工程兵團堪薩斯城區指揮官道格·古託姆森上校警告密蘇里河下游沿岸的居民“非常注意高水位”,並準備好在州和地方應急管理人員下令時迅速撤離。

陸軍工程兵團還在與當地堤防區合作,在河流沿岸(東至伊利諾伊州奧爾頓)採取沙袋和其他臨時防洪措施。官員報告說,密蘇里河普拉特河以南至少有九處堤壩決堤,堪薩斯城附近有四處非聯邦堤壩決堤。

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預計密蘇里河將於本週晚些時候在密蘇里州聖約瑟夫達到頂峰,水位將達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三高水平。

據當地媒體報道,截至昨天下午,內布拉斯加州和愛荷華州已有數百所房屋被淹,數千英畝的玉米和大豆田被洪水淹沒。

週末的大部分洪水歸因於最近的“炸彈氣旋”,該氣旋給大平原和中西部地區帶來了季末降雪、降雨和颶風級大風。 但天氣專家表示,隨著 50 多華氏度的氣溫延伸到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星州,融化該地區二月份創紀錄降雪的殘餘,本週可能會迎來第二波洪水。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本月早些時候報告稱,2018-19 年的冬季是有記錄以來最潮溼的冬季,並且伴隨著明顯的氣溫波動。

春季解凍和融雪在北部地區是司空見慣的。 但專家表示,當前的洪水危機是多種情況同時發生造成的。 大雨落在冰凍地面上的厚厚積雪層上。 由於幾乎沒有土壤吸收,水被迫流入溪流和河流。

科學家表示,隨著氣候變化,此類事件可能會變得更加令人擔憂,因為平均氣溫升高意味著降水可能會更加多變——在北部地區,降雨和降雪都會發生。 氣候預測還表明,許多地方的強降水事件將變得更加嚴重。

2014 年釋出的《國家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北部大平原是預計未來冬季降水量將增加的地區之一。 它指出,“降雪增加、春季快速變暖和強降雨可能會共同導致毀滅性洪水。”

一些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可能會以某種方式影響主要的大氣環流系統,從而影響天氣模式和強度。 例如,一些人認為,急流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容易在其流動中出現更寬的上下波動——並且這些大氣變化可能與北極的快速變暖有關。

波浪狀的急流也可能導致包括炸彈氣旋在內的極端天氣事件增加,或導致極端天氣在一個地方持續更長時間,從而可能造成更多破壞。 然而,這些想法仍然是氣候科學家之間爭論的焦點。

無可辯駁的是,大量的水正從該國積雪覆蓋的地區向南流入中部地區,密蘇里河、俄亥俄河和其他較小的河流盆地在那裡匯入已經水位上漲的密西西比河。

韋倫坎普表示,雖然密西西比河沿岸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城市今年春天面臨更高的洪水風險,但流域市長們已單獨和集體努力,以更好地為洪水做好準備,並適應氣候變化的風險。 例如,愛荷華州迪比克和伊利諾伊州格拉夫頓已採取措施恢復城市洪泛區的大片溼地,以便在漲潮期間為河流提供更多膨脹空間。

市長們還改進了洪水響應協調,以便上游社群不會加劇下游城市的情況。

韋倫坎普說:“北部的市長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將雪傾倒入河中。” “他們正在將其放置在流域之外。”

河流社群也更加積極地將居民遷出洪泛區,因為他們在洪泛區面臨更高的生命和財產風險。

韋倫坎普說:“1993 年之後,我們開始將人們遷出,而且我們今天仍在這樣做。” “這非常昂貴,但重建被洪水淹沒的房屋的成本要高得多。”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 E&E 在 www.eenews.net 上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Daniel Cusick cover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He joined E&E News in 2003 and has filed news stories from South Florida to Northern Minnesota. He has reported from more than a half dozen hurricane recovery zones and documente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resilience and energy transitions in East Africa. He lives in Minneapolis.

More by Daniel Cusick

Chelsea Harvey covers climate science for Climatewire. She tracks the big questions being asked by researchers and explains what's known, and what needs to be, about global temperatures. Chelsea began writing about climate science in 2014.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Popular Science, Men's Journal and others.

More by Chelsea Harvey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