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們成功鑽穿南極冰蓋,提取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冰芯,這是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份報告所述。 這根圓柱形的冰芯可以追溯到近七十五萬年前,將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瞭解我們星球週期性氣候變化的歷史。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北極和高山研究所的詹姆斯·懷特解釋說:“這有可能將人為影響與自然影響區分開來,並將其置於更清晰的背景下。”懷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為本週《科學》雜誌的評論版塊撰寫了關於這一發現的評論。
一個名為南極冰芯歐洲專案 (EPICA) 的國際合作組織從東南極冰蓋的 Dome C 區域提取了近三公里長的冰芯。 這個直徑 10 釐米的圓柱體底部可追溯到大約 74 萬年前,幾乎是第二長冰芯長度的兩倍,第二長冰芯是在 1990 年代後期在南極洲的沃斯托克鑽取的,跨越了過去 42 萬年。 新冰芯中記錄了八個冰河時代的溫度記錄。 氣候學家特別感興趣的是被稱為海洋同位素階段 11 (MIS11) 的間冰期時段的完整記錄,該時段發生在約 40 萬年前,當時我們星球的定位與當前的軌道構型相似。 MIS11 持續了 28,000 年——比現在之前的三個間冰期都要長得多——瞭解其演變可能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預測地球未來氣候的走向。
該冰芯還揭示並非所有冰河時代都是相同的。 科學家從沃斯托克冰芯中推斷,過去 40 萬年發生的冰河時代非常強烈,每個持續約 8 萬至 10 萬年。 新資料表明,早期冰河時代較短,而持續時間較長的間冰期溫度較低,這一發現與較低解析度的海洋沉積物巖芯相符。 由於他們尚未到達冰蓋底部,研究人員希望他們能夠透過在同一地點繼續鑽探,將氣候記錄進一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懷特指出:“百萬年冰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一百萬年前是地球氣候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