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感官:成為一隻鳥是什麼感覺
作者:蒂姆·伯克黑德。沃克出版社,2012年
鳥類比許多人意識到的更像人類:它們是雙足行走的,主要依靠視覺和聽覺,而且大多數是單配偶制的。伯克黑德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教授,他一生都在研究鳥類行為,並在他的書中充滿了關於眾多物種的生動故事和觀察,包括火烈鳥、鸚鵡和他心愛的長尾蜂鳥。每一章都專門討論一種特定的感官或特徵——“觸覺”、“聽覺”、“視覺”,其中“情感”是最細緻入微的之一。他寫道,鳥類離伴侶的時間越長,它們的問候儀式就越複雜。這是否意味著它們像人類一樣體驗情感?伯克黑德不願得出結論,而是讓觀察結果自己說話。
綠色悖論:全球變暖的供給側方法
作者:漢斯-維爾納·辛恩。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12年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部歐洲暢銷書的英文譯本闡述了德國經濟學家辛恩關於如何減少碳排放的爭議性觀點。他認為,歐洲和美國的政治家們過於關注減少化石燃料需求,而不夠關注遏制供應。作為一種解決方案,他提出了一個“超級京都”計劃,其中消費國將形成一個總量管制和交易系統,該系統將限制每個政府的化石燃料購買量——類似於二戰期間的定量配給卡。此外,該卡特爾將對生產商的資本收入徵收源頭稅,鼓勵他們將更多資源留在地下。
DNA 美國:美國的基因肖像
作者:布萊恩·賽克斯。利弗賴特出版社,2012年
牛津大學遺傳學家賽克斯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美國之旅,他的十幾歲的兒子(即將上大學)也陪同了一段時間,沿途從志願者那裡收集唾液。結果是一部文筆優美的遊記和有價值的遺傳學入門讀物,描繪了該國引人入勝的人類學歷史。賽克斯的一些(並非總是令人驚訝的)結果表明,種族融合在新英格蘭似乎最不常見,幾乎所有祖先作為奴隸從非洲來到美國的美國人都擁有歐洲 DNA,並且歐洲基因在 10,000 年前就開始與美洲原住民的基因混合,暗示某些美洲原住民可能起源於歐洲。
漂浮的黃金:龍涎香的自然(和非自然)歷史
作者:克里斯托弗·肯普。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12年
肯普發現了有趣但幾乎完全不為人知的主題:龍涎香,一種罕見的抹香鯨消化副產品,價值幾乎與黃金一樣高。它的價值主要來自其稀缺性:估計只有 1% 的抹香鯨會產生龍涎香,而且必須在恰當的情況下才會衝到岸邊。雖然龍涎香通常對產生它的鯨魚是致命的(它會使它們的腸道破裂,正如一段可怕的文字所描述的那樣),但它因其穩定作用和“動物性”氣味而受到香水行的珍視,並受到將其用作催情劑的收藏家的珍視。肯普在揭開這個故事方面的毅力令人欽佩,儘管這本書的節奏不均勻。
多媒體
卡特琳海景調查。訪問者可以透過該網站使用該調查新的 360 度水下觀察器來檢查澳大利亞大堡礁(下圖)的部分割槽域:www.catlinseaviewsurvey.com/seaview.htm
公海探險。英國圖書館 19 世紀曆史收藏 iPad 應用程式的這項功能提供了 100 多部航海文學作品,涵蓋北極探險、海難、海盜襲擊等。
深海新聞。一個主要由海洋生物學家撰寫的關於海洋的資訊豐富的部落格。http://deepse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