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的冒險:與數萬億螞蟻的全球探索之旅
作者:Mark W. Moffett。加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加入史密森尼學會的生物學家兼攝影師馬克·W·莫菲特(Mark W. Moffet)——他被譽為“昆蟲學界的印第安納·瓊斯”——的行列,他將帶您前往亞馬遜、奈及利亞、婆羅洲等地,揭開螞蟻的秘密生活。
節選 潘多拉的種子:文明的意外代價
作者:Spencer Wells。蘭登書屋,2010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大約一萬年前,人類發明了農業,放棄了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轉變為自己創造食物的生活方式。人類學家和遺傳學家斯賓塞·韋爾斯(Spencer Wells)認為,這項創新引發了一連串事件,最終導致了我們今天的人口過剩、傳染病和焦慮的時代——文化與生物學之間的不匹配。下面他描述了現代壓力及其對我們仍然是狩獵採集者思維方式的影響。
“汽車從你窗外疾馳而過,偶爾傳來喇叭聲。廚房角落裡的冰箱嗡嗡作響,頭頂通風管道里吹出的熱氣發出輕柔的呼呼聲。賬單堆在櫃檯上,執著地等待著被開啟。電視——也許是屋裡的幾臺之一——從隔壁房間傳來廣告的喧囂聲,而網際網路彈出廣告打斷了你檢視退休投資的嘗試。當你配偶的手機鈴聲響起,像某種憤怒的數字苦行僧一樣在桌面上震動時,嘈雜聲達到了高潮。外界的喧囂聲在我們周圍持續不斷,即使我們試圖專注於我們的‘真實’生活。
“我們 постоянно 被隱蔽的刺激所包圍——以至於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已經習慣了廣告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對普通美國人的接觸估計從每天幾百到幾千次不等——因為促銷員試圖向我們推銷從人壽保險到增強性生活的一切商品。資料從四面八方向我們湧來。資訊無處不在,並且隨著網際網路和寬頻連線的興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獲取。但即使是我們可能不認為是侵入性的事物,也在用刺激轟炸我們的潛意識。無意中,我們為改善生活而創造的機器實際上可能正在造成某種程度的心理傷害……
“我們的生活現在生活在一種可以稱為‘潛意識流’的狀態中,因為我們下意識地從一個不相關的(通常是不需要的)刺激猛衝向下一個刺激,就像漂浮的塵埃粒子被氣流的隨機力量所衝擊一樣。有些人似乎在持續的過度刺激中茁壯成長……但我們大多數人對此反應相當糟糕。”
書籍 快樂如何運作:我們為什麼喜歡我們所喜歡的新科學
作者:Paul Bloom。W. W. Norton,2010年
吃掉四十噸卡車的火柴盒:日常事物如何告訴我們關於宇宙的資訊
作者:Marcus Chown。Faber and Faber,2010年
童年的進化:關係、情感、心智
作者:Melvin Konner。Belknap Press,2010年
倭黑猩猩握手:剛果的愛與冒險回憶錄
作者:Vanessa Woods。Gotham,2010年
理性樂觀主義者:繁榮如何進化
作者:Matt Ridley。Harper,2010年
精神病學的麻煩:精神錯亂
作者:Daniel Carlat。Free Press,2010年
巴納姆·布朗:發現霸王龍的人
作者:Lowell Dingus 和 Mark Norell。加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
詭異的沉默:重燃我們對地外智慧生命的探索
作者:Paul Davies。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2010年
勾股定理:其力量與美感的故事
作者:Alfred S. Posamentier。普羅米修斯書籍,2010年
成年人大腦的秘密生活:中年人令人驚訝的天賦
作者:Barbara Strauch。Viking,2010年
展覽 奔向地球盡頭
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深海
5月28日至9月5日,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